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四章 薪火相传的意志(2 / 3)

他们来到了这片原野,并且长眠在那座大陵之中。

“薪火相传,无穷尽也。”

老族长原本清澈的眼睛开始变得浑浊,泪从他的眼角流下,但他很快就把其抹去。

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像是巫所说的一样,不仅仅是为部族和自己而活,更要为死去的先行者而活,如果部族覆灭了,那他们又有什么脸面在死后去见那些先行者呢?

夕阳西下,又是忙碌的一天,妘榆在开荒回来的路上看到了妘舒,他跟着妘荼,身上背着药筐,筐这种东西几乎是和渔网同时期,属于伏羲时代的产物,人们知道如何使用藤条编织成网状之后,筐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妘舒看到了妘榆,他低着头,不敢看他,匆匆跟着妘荼走开。

妘榆站在原地望了很久,他没有说话,而边上,高大的妘缶走过来,扛着石斧,看向妘舒,妘荼二人归去的方位,拍了拍妘榆的肩膀。

“未尝不是好事情,我听巫所说,妘舒是因为看你找到了芋头,这才起了争强的心思,也想弄点粮食给部族,但却失败了。”

“他本心是好的,只是过于急躁,这一次,跟着妘荼采药,他会明白很多事情。”

妘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妘缶顿时乐起来:“榆,你比我小很多,有些事情你还不明白,要多学习!”

他说着,昂首挺胸,神气极了。

妘榆却怪异道:“巫也和我差不多大。”

妘缶一窒,嘟嘟恩恩了两声,呵斥道:“那是巫,能一样吗,从小啊,载就跟着老巫学习各种知识,巫要是不智慧,那我们不都完蛋了吗。”

妘载的耳朵动了动,回过头看了看掉队的两个人,向他们招了招手。

落日余晖洒在前方的原野,赤方氏的临时聚居点已经可以望见,外面已经用这几日砍伐来木头围起了一个临时的圈,这些木墙是可以拆卸的。

中原的画地为墙,以表示自己的居住范围,这种行为从神农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永远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

《汉书·食货志》:“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

而完整城郭的出现是在舜帝的时期,《吴越春秋》称:“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也有鲧作三仞之城的说法。

不过夯土技术,是现在还没有掌握的,不过有夯土技术的前身,即生土技术,而夯土技术开始成熟,也正是在舜帝的时代,只是还没有传过河南地。

所以说天下万般法,皆自舜时而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