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97章 昂贵的物价!(2 / 3)

就糟了。

进了山海关后,温越先去开了些路引文书,这是为了在山海关内各地方走动所用。

虽说这大明末期,路引文书名存实亡,只要不是碰上有心来查的,各地官绅豪强都可以随意走动。

可山海关不像别处,靠近边境,大明对此还是看守比较严重的,以防有建虏、蒙古奸细混入。

有了路引文书后,众人便分头行动。

卢一恩去各地方,招纳愿意去山海关屯田的军户。

温越则领着祖柏、祖季两人,去各地方打听粮价、牛价。

稍微在山海关外附近,打听了两三天后。

温越眉头大皱,可能是因为袁崇焕在山海关外屯田建设屯堡的原因,如今的物价又比前些日子又上升了不少,有许多人在暗中哄抬。

就像米价,以往在大明富足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米,也就是200斤左右,可以供一人吃上两三个月。

在平常时期,一般一石米也就要一两银子。

然而现在的米价,竟然要五两银子一石!

这么高的粮价,还有奸商私屯粮食,抬高米价,官府都不见出来弹压,这大明不乱,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不反才怪!

温越感慨一会,算算他该如何购粮。

现在青牙墩共有三十户人口,如果日后还要再招五十户的人口的话,就是八十户人口,共有四百余人。

粗略计算一下,四百余人一个月一石口粮,就是四百石,四百乘上五,那就是两千两银子!

稍微一算,温越就吓了一大跳,他手上原本就只有三千两银子,前些日子还用去了一些,若是再花掉两千两,手上的银子就不剩多少了。

然而,粮食是必须要买的,至少得要挺过这一个月,不然粮食不够,先别说吃不吃得饱饭,首先军户们的心就不安,心不安,工作效率就会下降,工作下降就是浪费粮食,拖延工期……

这一系列恶性循环下来,屯堡之事就会变成井中月,水中花,遥不可及。

温越思考了一番,决定还是得买粮食,而且也不需要买四百人的一月口粮,买五十户的军户口粮就行,因为那三十户的口粮已经买了。

所以只需要一千二百多两就够了。

下定决心后,温越货比三家。

能在这个时间,还能开起粮店卖粮,不用多说,这些粮店后头都是有靠山的,朝中有人,其中更是有魏忠贤所属的阉党插手其中,即便温越拿出锦衣卫镇抚使的名号都不太管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