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千四百一十七章称号(2 / 3)

个能力,古罗马贵族和公民合作,不给国王面子。岛国也是武士和贵族合作,不给天皇面子。

沙皇想要拉拢自由民,甚至成为了‘农民的父亲’,奈何时不我待。贵族很快掌握了工业力量,沙皇也挡不住。

分封走向帝制是很艰难的一步,很多国家有国王,但国王根本无法发动中下层。所以只能维持封建制度,就有一群诸侯,每个诸侯手里都有公民、自由民。

诸侯是没必要让公民和自由民融合的,融合了对他没好处。诸侯的合法性就是给公民利益,然后公民拱卫诸侯就行。

就好像《曹刿论战》里,曹刿说肉食者鄙,问鲁国国君何以为战?国君说自己有好吃好喝不敢独自享用,分给了别人。自己每次祭祀都很准时。最后说大小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肯定真诚判决。

曹刿说诸侯有好吃的只能分给身边的人,分不到食物的人不会帮忙,祭祀再及时神仙也不会显灵。只有最后一个大小案件真诚判决,可以让国人支持。

国君对公民如果态度不好,不够真诚,无法确保公民利益,那么公民就不会支持国君。

可以说每个国家一开始都差不多,不管是贵族、公民、自由民,还是贵族、国人、野人都是很类似的。

之后国王的作用让各个国家变得不同,很多国家能代表所有人的是宗教,神面前人人平等。而在中原是皇帝面前人人平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代表所有人,有了这个资格,皇帝才能不断发动中下层,一步步从共主走向君父,一步步将贵族的土地权、人才权、部分经济权集中到自己手里。

不过就算是君父,也不可能一个人管理这么大的国家,于是皇帝设置了一套精密的管理体系,但最后管理体系建立了,君父不得不把自己也融入其中,成为机器的一环。

明朝的皇帝是通过锦衣卫、东厂等监视机构控制管理体系的,而清朝皇帝则是融入体系,培养自己的派系,也就形成了满汉之争。

所以明朝皇帝不上朝,清朝皇帝则天天干活。其实明朝皇帝不上朝,不代表不干事情,他们时间花在锦衣卫和东厂上了。而清朝皇帝天天干活,很多时候就是看自己派系送上来的水贴,看看各地有没有情况,很多时候都是看毫无营养的奏折。

总结下来,就是扩张的时候,封建制度好用。贵族愿意通过扩张让更多自由民成为公民,然后他拉拢公民形成强大的势力,对抗国王。

而在没有扩张的时候,一个能够调动中下层的国王是万里挑一,很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