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两千三百六十四章枷锁(2 / 3)

的尸骨扩散开来,发展壮大,从应许之地的犹太宗教发展成为了广义的宗教。

旧约中上帝就是犹太文明的庇护者,所有的先知也全是他们自己人,他们为了夺回上帝的应许之地那叫一个惨。

世界销售量最多的圣经并不是一个人写成的,而是很多先知写的合集,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但先知们的目标就一个,就是和上帝签约,他们完成上帝的要求,上帝给他们流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所以旧约的内容推广起来,其他地区的人很难接受,于是才有了更为普世化的新约,上帝变得仁慈了,上帝的儿子还主动背负了人类的罪孽,画风都变了。

古罗马试图通过一神教统一思想,可惜物质才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没有车同轨书同文,光是让人信一个上帝显然不足以让所有国民都有归宿感。

其实古罗马一开始是吸收了古希腊的多神教,古罗马神话完全就是古希腊神话的同人作品。至于古埃及,因为当时古埃及已经衰败,而文化就和导热一样,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文化是从强大地区传递到落后地区的。

因为古埃及已经落没,所以被占领之后并不能反向给古罗马输出文化,所以古埃及的神没人信仰,古埃及的字没人认识,古埃及的制度也没人学习。

古埃及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发展的早,潜力却有限。当然也和他们制度有关系,《圣经》中记载,古埃及初期也是选贤任能的,比如当初很多犹太人被赶出了应许之地,流落到了埃及,其中就有一个犹太先祖约瑟,这个人最开始在埃及是个奴隶,不过他是先知,所以知道了即将发生七年丰收七年灾荒的事情,于是这个奴隶就向埃及法老进言,让法老在丰收的七年里储存粮食,等到灾荒开始,第一年换取灾民的财物,第二年换取灾民的牲畜,第三年换取灾民的土地,第四年直接把灾民变成佃户,从此以后埃及的所有农民都必须给法老交税。

法老自然很高兴,于是任命约瑟为宰相,虽然约瑟坑了所有埃及的百姓,但至少说明当时埃及法老还是比较愿意接受外来人才的。但到了出埃及记的时候,摩西带着族人离开埃及,那时候古埃及已经变得极度排外,不再欢迎外来人。

从圣经故事里可以看到古埃及衰败的端倪,也能看出犹太商人的狡诈都是写在圣经里的,只要有利益,坑人没商量。

杜兰心想未来第二代文明肯定也会出现宗教,之后人多了就会产生部落,不同的部落就会出现不同的信仰。到了部落吞并的时代,处理不同信仰的方法无外乎三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