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百九十二章 唇枪舌战(1 / 4)

从后世的经历来看,三国时期的张昭是个妥妥的投降派,即使知道自己会被孙权记恨,终其一生也没有停止劝说吴国投降。

在孙权看来,张昭的这种行为无异于吃里扒外,因此即使众人多次推举他为丞相,孙权也没有答应。

但从原因上看,张昭偏向与曹操,并不是完全出于私心,主要是他坚持认为江东无法和中原对抗,并不是说他收了多少好处,才去背反孙权的。

毕竟张昭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动机去在这件事上屡屡触怒孙权,要知道孙权可是无论近臣还是儿子都敢杀的主,张昭一把年纪图的啥?

所以袁熙认为,张昭确实是投降派,但他的投降倾向背后,从个人利益出发考量的可能性倒不是很大,应该只是单纯认为江东打不过而已。

事实也确实证明了一点,江东即使在水路发达的江淮地区,每战也打得极为艰难,合肥打不下来,更别说寿春了。

即使打下寿春,还要度过淮河,攻下豫州兖州,才能接近黄河,北上中原腹地,这一点只怕后世的江东众人想都没有想过。

所以周瑜才以西进为战略,将重心放在攻取荆州,全取巴蜀,全据长江上,但其实蜀国后来的遭遇证明,即使是诸葛亮之能,练了几十年兵,从巴蜀北上还是异常困难,更别说极度依靠水战的江东诸将了。

而后世说的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明朝,也是在当时被视为北方的淮北起事,不仅有马匹还有火器,这才能打过黄河,这还是在元朝发生了鼠疫水患,中原地区人口锐减二千万,元朝无法治理,大部分退守草原的情况下。

故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在如今民生凋敝的汉末,江东北伐难度极大,在三条路线中,攻打广陵这条,孙策孙权都先后失败,巢湖这条,水战江东再受重创,所以无论如何都避不开荆州这条路线。

在荆州投降派蒯越看来,江东必得荆州的图谋,绝对不会偃旗息鼓,而江东取得荆州,必然会以其为桥头堡,掀起对中原的一次次进攻,这无疑会大大损害荆州当地士族的利益。

而且和张昭这种外来投降派不同,荆州士族和江东士族这两大投降派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如蒯越这种本土投降派,极度抵触在本土作战,所以才会在面对实力强大的外敌时,有极为明显的投降倾向。

所以在投敌这点上,荆州江东旗鼓相当,半斤八两,也是两边的症结所在,同时想要收买他们也极为容易,只要许诺他们利益不受侵害,他们跪的比谁都快。

袁熙坏深刻把握住了两方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