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二章 奇珍(2 / 4)

国潮1980 镶黄旗 6645 字 2023-02-01

有“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这一句。

再加之他找到了凹下去的花纹和铭文。

从而推定,此碗应是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为“枢密院”所制的定烧器。

老爷子还告诉宁卫民,说元代的枢府瓷,虽然比宋代的土定晚了二百来年。

但无论从质量,还是从历史价值上看,枢府瓷都远远超过了土定,这二者是无法相比的。

因为“枢府”本是唐朝的一级行政机构。

宋以后改枢府为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

而元既然以武力为重,自然“枢府”权位就更高。

再考虑到元代不过百年历史,其间烧制数量极为有限,有铭文者就更寥寥无几。‘

类似的碗,后代虽有烧制,但样式已改,釉也不润了。

那毫无疑问,这有数儿的元代“枢府瓷”,便成了绝品。

况且这只碗,其纹理还不是寻常的缠枝莲,而是云龙纹。

这就更说明它是枢府中官位显赫之人的专用器物,是绝品中的绝品。

其价值不但不比那上缴国家的青铜爵差。

如果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来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真能顶上今儿所有弄回来的一切了。

总算弄清了小碗的来龙去脉,宁卫民心里如同六月的蓝天。

清亮、透彻,甚至有种大梦初醒的感觉。

再看向这只碗时,他的目光已经变得十分凝重,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复杂性。

甚至还别说他了,就连康术德自己都爱不释手啊。

用老爷子的话说,多少藏家,一辈子都未必能到这样的奇珍。

这东西又不比青铜器犯忌讳。

只要懂的主儿,谁得着都不可能再撒手了。

他还给宁卫民立了个规矩,说从此宁卫民只许看,不许碰。

瞧瞧,这都到什么地步了?

可就这,还不是今天的全部收获呢。

千万别忘了时代背景啊,这年头,那就没有现代仿品。

即使还是康术德口中,剩下那些“烂七八糟”的玩意,“不是东西”的东西。

那也是民国时期为了迎合军阀附庸风雅的需求,给暴发户大员充门面的“假大名头”。

二十年之后,肯定也得值个几十万上下了。

所以从值钱保值的思路出发,宁卫民一样正儿八经的把这些物件儿收了起来,就跟存金子差不多。

偏偏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