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七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3 / 3)

桥补路,从百姓手里拿银子的时候,自然会有县令一份。县里的商人做生意赚了大钱,也有县令一份。县令即使什么都不做,县里各行各业也得把该有的孝敬,递上去!这些加在一起,一千两是差不多的。”

“稍微贪一点点,每年就是两千两,正常的贪污水平,一年总收入三千两纹银没有问题。至于一年捞一万两银子,要么是上面有人,要么是快致仕了,已经不在乎官声了。知府就是三万两,至于一省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三十万两起步。”

“而如果是福州、泉州的知府,那就赚得更多,因为那里有海贸。他们哪怕什么都不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年也有十万两银子的孝敬。”

片刻之后,孔子终于冷静了下来:“如今的大明朝确实有问题,士绅们有大问题,不过虽然有了证据,但是我们却并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士绅动手。”

“当然,丘不是说不杀、不驱逐他们,而是理由要换一换,不能直接说他们勾结水寨,这样会让其他的士绅警觉,理由可以换成为父报仇。”

“我们的身份都是孤儿,父母双亡,可以说父亲死亡原因是当初被士绅压榨太甚,干活太累,活活累死的。如今好不容易发达了,为父报仇,杀了仇人全家,夺了仇人的财产,这很符合江湖子弟的行事风格。”孔子发狠道。

别看孔子平日里总是以读书人自居,可他要是发了狠,也是能亲自动手杀人的狠茬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