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章:城墙塌,孟姜女来?(1 / 3)

说起来。

这黄城里头,占地规模最大的建筑,当属县令府,也就是如今的李府。

可惜就是太荒芜了。

如今有了这些来自宰相府的丫鬟们的操持。

李府肉眼可见的焕然一新。

吃过的瓜果蔬菜,若是留有种子,丫鬟们也很好的利用起来,种进土里,不求它能开花结果,只要来年能为这李府增添一抹新意,就是极好。

此时。

李长生静坐在荷花池凉亭中。

正悠闲的赏着荷花。

雨过天霁,此情此景别有一番意境。

当真让李长生忍不住想要吟诗一首: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话音刚落。

“好诗啊大人!”

抬眼望去,却是不知万明珠何时来到了荷花亭附近,“文笔清秀,对仗工整,意境更是绝美,好诗啊大人!”

闻听此言,李长生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哦,你也懂诗歌?”

“大人说笑了,我们能上了大夏镜花榜的,除了貌美,哪一个不是琴棋书画方面有独特造诣的。”

万明珠掩嘴而笑,别有一番风韵:

“珏儿擅长的是诗词作画,而我擅长琴瑟与煮茶,不过我虽然不精,但也明白,您这首诗若是到了京都,也是能让无数文人骚客争相追捧!”

对于万明珠所说的,李长生不置可否。

所以说这个时代就很神奇。

若是非要说他跟穿越前的哪个历史时期像?

社会生产力方面,对应的是秦汉,但论对文化的传承与推崇,却能到唐宋,文人墨客还是很有社会地位的。

不过有金手指在,他当然对当文抄公没什么兴趣,一字千金更不是他的追求。

毕竟不是他的就不是他的,抄的了一时抄不了一世。

平时有感而发,吟上一两首表露心迹也就罢了,真若有人让他以特定命题作诗,他一时半会也要抓脑。

纸里包不住火,假的真不了。

“你来,是有什么事吗?”李长生询问道。

“哦!”

万明珠立刻恭敬说道:“大人,是这样的,刚才有个衙役前来,说是早上城卫兵在进城的难民中,发现一位哭哭啼啼的妇人,她不似一般难民,发现之时,脚下血肉模糊,双目更是泣血,尤为可怜,她说她说来寻夫的,于是城卫就把她交给了衙役,有衙役正带着她前往县衙,而另一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