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六章 追击,得胜回师(3 / 4)

看来倭寇吃了一次亏之后长教训了,也学到了水上火攻的好处。大明造船时会特意将船板用生牛皮包裹,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火灾,但是也无法完全防御。

此时船上海上都浮着桐油,明军不敢再动用火铳火炮,生怕一不小心点燃,顺带把自己的船都烧了,哪儿还顾得上追击?

如此,正好让殿下那伙人往万顷碧滔里一钻,无处寻觅了。

……

等陆淇跟着船回到余县,天又初亮了。

舰船还未入港时,岸上早就得到了消息,一路有人敲锣打鼓地引着船,锣声响彻了整条余江两岸。

等到了余县外白石堤上收帆住桨,放下木板,岸边已经聚集起人山人海,都是听说打了胜仗来贺喜的百姓。

陆淇一一看去,有不少熟悉的面孔:陆氏族人挤在角落,陆太公满面红光地招着手;王氏族人站在里侧,脱去官服的王长运正带着儿孙朝船上施礼。

还有拿着酒葫芦的齐茗,还有捧着灯笼的陈银儿,还有许多许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包含了自豪、肯定、憧憬、依赖等等复数感情的笑容。

或许是被这些笑容所感染,做了一夜噩梦的陆淇,眉头也逐渐舒展开,对于书本上曾经读过的戚继光的诗有了更深的理解。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旁边的谷公公听见,若有所思地移开了视线。

下了船一番繁文缛节道贺见礼,喝了庆功酒、吃了百姓送来的糕饼和果子,陆淇随着官吏们回到了衙门里。

“陆贤弟!”吴知县的脸色好了不少,已经能不靠人扶站起来了,他此时紧紧握住陆淇的手,两眼放光。

“陆贤弟实乃文武全才,此番剿寇建功,多亏了陆贤弟鼎力支持,才能这么顺利。来!愚兄以茶代酒,敬贤弟一杯!”

陆淇赶忙也拿起茶盏来:“大人谬赞,某愧不敢当。”

喝罢茶,吴知县正想让陆淇讲讲战事的细节,却听见堂外传来郑佥事和谷公公的争吵声。

“傅国那厮乃是郑佥事亲点的先锋,如今他倒了,又牵出吃空饷的丑事来,郑佥事怎的不认亲信,还把冒进之过推到咱家身上?”

“瞧公公说的,这冒进之过自然是傅国那厮造出来的,岂能与您有关?

可郑某与他不过同属江浙都指挥使司下,率领涌川府下辖诸卫所军兵,怎么能称他是我的亲信呢?”

看来是大战结束,两人在互相甩锅,吴知县听罢连忙让陆淇搀扶着转到后院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