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五章 好竹怎么就出歹笋呢(1 / 3)

许志远边走边跟县里的领导介绍,

陈江十月份去了市里,副市长,主管经济,今天来的是新的书记,姓姚。

雁栖山现在前期工作已大体完成,向阳的一面,一半种上他们这的特产枇杷树,这种树易活,种下去到结果,三年便够了,长成后能结四十年的果子。

另一半种车厘子,这种水果市场大,利润高。

再搭配一些杨梅树,也是四五年能结果。

背阴面也要种一些果树,主要是为了固土。

“果园是你们自己设计的?”

“哈哈,我们哪有这本事,这都是林专家帮忙设计的,

种植间隔,哪些作物经济效益更好,更适合这里的水土,他们比老农都懂。还给我推荐了一种生长快的牧草,这文化人就是不一样,人可是浙大毕业的。”

“下面那一片规划用作养殖场。不仅要扩大猪和兔子的养殖规模,还想引进山羊,羊比猪和兔子更省心,画个圈放养就成。”

“剩下的空地,会拿来种一些经济作物,再在裸露地表上种牧草,一面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地温,一面草料。”

“养殖场附近,还打算开一个作坊,做熏肉做香肠。”

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的利润不可同日而语。就像卖黄豆有利润,同样份量的黄豆做成豆浆豆腐之后,利润却能翻一倍不止。放在眼前的利润,干嘛不伸手拿。

“姚书记您看,这边的养殖场,原本计划这边是要二十个人的,现在精简到了五个,只需要他们喂饲料清理圈窝,至于最费人手和时间的割草,我们从村子里收购,这样也给村民们增收。还有那边那块空地,之前是打算种猪菜的,现在也取消了。”

“嗯,你们在本地做农场,跟当地村民搞好关系很重要,生猪的销量怎么样?”

“还不错,我们跟附近几个县市的市场都签了供销合同,根据市场人员反馈的信息,目前市场生猪的缺口仍然很大,所以我们打算在那边空地上建猪场二期,争取能够覆盖省内市场。”

“那边是在建什么?”

“那边是打算挖塘养虾的,近两年经济发展非常快,人民生活水平上来了,对这种高端一点的食材需求就大了,之前我们请人检测过了,说青江的水质和水温都非常适合养虾。”

送走县里的领导已经是傍晚,许志远又饿又渴又累,直接回了许家老院。

许老三已经在家,跟他媳妇弄了几个菜,正打算去找许志远。

许志远一进门,抱着大茶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