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明的问题(2 / 3)

说了摆烂,可朱松现在又陷入一个纠结之中。

大明后期的亲王何止几十,那简直成百上千,每一位藩王都要有每年一万石的俸禄,那长此以往下去。只怕是整个大明光藩王的俸禄就可以掏空国库。

番王的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亲王的庶子自动成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继承郡王爵位,郡王诸子授镇国将军,郡王之孙授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孙及以下,皆为奉国中尉。

而最低的奉国中尉一年的俸禄也有二百石,大明朝的官员俸禄是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低,从四品的官员尚且还有二百四十石的俸禄,可到了正五品的官员一年就只有一百八十石。

如此算来,大明官员的生活过得可谓是相当的艰苦,而那些皇亲国戚就算是什么也不干,一年也有二百石的俸禄,别说那些官员心中觉得不公平,就算是朱松这种一等亲王,也觉得非常非常不公平。

但大明朝后期为什么没钱?其实根本原因。也不存在于藩王,根本原因在于朝廷收不上来税,为什么收不上来税?因为朝廷的税指向普通的百姓收。

剩下其他的不管是官员还是手工业者,他们的税朝廷都是不熟的,可百姓种地别说发家致富了,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而百姓没了土地怎么办?百姓没了土地就只能把地卖了,而卖给谁呢?自然是卖给那些比农民高一阶级的地主,或者是皇亲国戚,而藩王无疑是土地兼并的最大获利者,也是土地兼并之下最大的地主。

朱松可以理解朱元璋他定下藩王分封制度无非就是自己过穷日子,苦日子实在是过怕了,他想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代代能够不为。吃的去犯愁,可是如此一来,官员士卒,藩王、皇亲国戚、国家功臣,岂不是都成了大明朝的蛀虫?

朱松一时间觉得头疼了,想的太多了,这帮上层阶级,他们不用交税,自然而然是不愿意发生改变的,自然而然也不愿意打破规矩,老老实实的交税,更重要的是官员们的俸禄本来就低,再让他们交税,这一年别说是生活了,就连维持温饱都成了问题。

朱元璋毕竟是农民起义出身,眼光总是狭窄了些,认为普通的老百姓十两银子可以过一年,官员为什么不能同样以十两银子生活一年?

可是毕竟官员家里面总是要养一些下人的,总不能让人官员在忙碌朝廷政政务的同时还要自己收拾自己的家吧?

更不要说官员与官员之间都有人情往来,若是送个礼那就更加的捉襟见肘,所以即便是朱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