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章:大明灭亡之患(1 / 3)

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朱元璋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美好理。

因此,他除了给予宗室丰厚的经济待遇,还给了宗室许多封地和特权。

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人人都有一大片封地,在这片封地上,藩王们不但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还能节制地方上的大员。

分封,乃是旧制。

朱元璋并非不知分封之弊,更晓明历史上分封之乱。

过去史家对七国之乱的评述,他不以为然,这当是他之所以大行分封的又一原因。

朱元璋认为,七国之乱绝非分封制度之弊端导致,更非儒臣所言错在七国。

七国之乱的根源在于天子薄情寡恩,不知敦睦九族,轻易黯削诸侯土地,故酿成战事。

朱元璋由此告诫皇太子朱标要隆亲亲之恩。

朱元璋虽然大行分封,但对分封产生的尾大不掉,威肋、皇权的弊端并非全然无虑。

因此,在分封诸子的同时,各种训诫及防范措施也在同时进行。

再加上,大明初立之时,形势严峻,他老朱也不得不采取分封制。

明军北伐,虽然大退蒙元,收复汉地。

但明军未能将退回漠北的北元残余彻底歼灭。

而未能彻底歼灭北元残余的结果,就是蒙元皇朝虎踞漠北,复辟之志犹甚。

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大明的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况且大明国都在南京,这个位置其实并不理想。

南京位置偏东南,对北方鞭长莫及。

因此唯有分封藩王,才能够将他的统治覆盖中原。

可此时,朱元璋万万没想到——

自己看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恢复分封,在日记主人的眼中却是为大明皇朝早夭埋下了祸根。

一时间,朱元璋盯着台上的墨色图册,面色复杂。

大明皇朱元璋是草莽出生之人。

他为人随和,是一位非常善于倾听臣子谏言的君主。

他反复端详着墨色书册给予他的那些答案。

朱元璋心中笃定——

倘若是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这一切都是极有可能的。

这一刻,洪武大帝的面色变得无比难看。

正当此时的,墨色书册之上再次更新了新的话语。

【恢复分封制只是明皇之过其一。】

【此乃是制度上的隐患。】

【更为恐怖的是思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