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九章 贸易大赚人心动(第二更)(2 / 3)

大明守村人 农家一锅出 2480 字 11个月前

吹,吹完切,慢慢退火。

村子里就可以有玻璃窗户了,玻璃大棚也能建,种反季节的茄子和黄瓜。

自己种,不要求产量,一个大棚中有五分之一玻璃就够用,慢慢长呗!用毛笔蘸花授粉。

冬天的白天,村民学习和写字,有玻璃就不用开窗户照亮,对眼睛更好,还不冷。

小丫头听了两眼放光:“宫里都没有是吧?”

“宫里必须有,咱造出来得给人家送方法,不过咱们自己也有啊!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这个咱自己一个人可以,咱有骨气的。

换成整个村子和整个大唐则不行,刚柔并济才是最好的。偶尔低一下头,能看清路。”

朱闻天借机教导小伙伴们,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却可以用空间换时间,拉长对方的补给线,这不就是退避三舍的典故吗?

忍一时未必风平浪静,但能够卧薪尝胆,回头便是三千越甲可吞吴!

朱闻天教小伙伴们情商,别什么都往上撞,不值得,遇到厉害的拳脚和刀叉打不过,赶紧跑回村子。

别怕,等我把火器做出来的,咱们再打回去,凭啥拼拳脚和冷兵器?

自己手上还有太子的弓和箭呢,太子的力气有点小,这弓对于自己来说跟玩具似的。

……

日子在不觉间流逝,在朱闻天的试验室器皿制作好的时候,大明开始向外卖琉璃。

动用国家的力量,玻璃窑很好建的,石碱依旧向村子购买。

朱元璋选择了不退火的琉璃器皿,你们买去吧!运输途中估计就得损耗不少。

一时间大明市舶司哇哇赚钱,冰糖、香皂、琉璃。

朱元璋的心思不由得歪了,咱大明多造好船,带着东西去外面卖,岂不是赚得更爽?

凭什么把好东西给你们洋人,然后你们再赚更多的钱?

走私那些事情,先按照正常的安排管着,得主动出击才好!

朱闻天其实一直惦记着如何劝说朱元璋发展外贸,等待明年开春一大堆地方干旱。

结果他哪想得到,他提供的东西让朱元璋心思变了。

村子里开始买更多的猪肠子,猪肉不买,家里有,买肠子是为了制作腊肠。

香肠好吃不好保存,腊肠、腊肉才是主流。

但不做风干鸡,鸡养着呗!随时能杀。

各村的百姓买别的东西,他们种下了油菜和苎麻,也用蟹篓卖了螃蟹,价格降不少,东西多了就这个后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