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九章 巴音东拉练长城边墙(3 / 3)

队,后边两个中队,靠近营地中央四个中队。

然后十个中队又派出十支各12人巡逻队队伍。

每三支队伍36人为一组,每到两小时轮换。

营地四周打下木桩,并拉上四组草绳,另外,在营地的四角还架起了辽嘹望塔。嗯,正面的营门口起了六支大型的火把, 可以起到震慑狼群的作用。

根据卫生条例,左右边还挖了厕坑。

现在他们12个人带一个大帐篷,帐篷布的材料是从2018年送过来的,支架就主要是这边的竹子,这重量比较轻,一个帐篷捆在一起也仅仅有20公分宽,长50公分(可升降),仅仅重15公斤左右,一个人就可以背走,如果是有马的话,这个马匹驼4个帐篷可以住50人。

也就是说,十匹马就可以驼500个人的帐篷。

剩下的40匹马,十匹归侦察部队,另外30匹运输粮食弹药。

巴音东对茅元仪和孙元化说:

“可能下面的将士有点不理解,一天走近八十里路,还要挖壕沟,把各种防御措施做得井井有条,好像是浪费时间,但是,真正精锐就是必须这么严格,一天又一天,不停的重复,让他们习惯了,然后呢形成条件反射,随时随地应对敌情的准备!”

“你们看过历史,自然也知道那个土木堡之变吧!几十万大明精锐就那么被葬送了!

没有严格的纪律是灾难,不管是行进还是驻扎,必须有严格的条例,地形怎么样?有没有敌情?有没有水源?如果遇到意外情况,有没有后备计划?”

“虽然我们才500个人,但至少在十里之内之外,我们仍然派出了五支侦察力量,了解十里之内的地形,水源,树木。

万一我们突然间遇到了精锐的敌人骑兵,我们就知道利用什么样的地形与敌人周旋,并击退它?”

“其实很多战术在孙子兵法里面就有,但是我们大明朝没有一家讲武堂,那底层的那些优秀军官不能随时随地回来轮训,交流最新的战争模式。

比如最新的女真战术,以及应对的策略,这些东西每年都必须编一本书上,然后每年都在改革创新,这每年都有基层将士来学习,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就有了保障,不会因上面那个总兵无能就轻易的溃败!”

“一支军队完全依靠总兵的个人战术指挥能力高低,那是错误的作法,一个优秀的指挥者,必须把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