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八章 复兴之战开始(2 / 4)

打赢了滑铁卢,还会有第七次同盟。

不行就第次,第九次。

这就是战略。

赢君度现在横扫诸国的打算,在大秦内部还是有一些声音反对,毕竟太冒险了。

同时要面对倭国威胁,还有和高卢国,日不落真正开战。

但赢君度明白,这是一个罕见的,难得的窗口期。

现在列强更畏惧的是条顿国,在亚洲更提防的是倭国。

给大秦一些地盘和发展空间来壮大,并不算挑战列强在全球的利益链条,相反,展现实力后,会让米国感觉大秦有扶持和帮助的必要,是一个可靠的对抗倭国的帮手。

这就足够了。

眼前的合作备忘录,就是证据。

米国方面很快速的通过了备忘录的相关条款。

对大秦打算发动战争,米国政府也只是善意提醒,要保护好侨民和相关的财物,并且不能有屠杀,虐杀等负面新闻。

别的事,米国就不管了。

事实上二战之后,米国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拆分日不落庞大的殖民体系。

大秦现在要做的,米国在表面上不会赞同,甚至会谴责,但两边的合作关系,反而会更加深入和牢固。

这就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不要说普通民众,就算是一般的政治家也不一定能透过历史中的层层迷雾,看穿迷雾背后的真相。

赫尔松签字后,一脸佩服的看向眼前的大秦皇帝。

年轻,看似平静的脸庞下是锐气和英气,眼眸中满是智慧的光芒。

不光是秦人对这位百世皇帝陛下佩服到骨子里。

就算是赫尔松这个老奸世滑的外交官,也是佩服对方的战略眼光,还有决断能力。

一般人,就算看的出一些东西,到决断时也是会瞻前顾后,不敢骤然去做决定。

毕竟每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一个拥有几千万人口国家的未来。

不可不慎。

但眼前这位,看的透,决断的也快,在赫尔松的角度来看,这位是找到了最符合大秦国家利益,并且把利益最大化了。

赢君度签完了字,和赫尔松握了握手,笑道:“赫尔松先生,合作愉快。”

“陛下,我要回国述职一段时间,可能三个月到半年后回来。”赫尔松神态轻松,带着一点期盼的笑道:“以贵国现在的建设速度,我回来时可能又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希望朕也能到贵国访问,与罗斯福总统当面会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