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四十五章:和平结束了(3 / 4)

政令不通畅,上下不一心。

一个村子,男女老幼加在一起可能也就几百人到几千人。村长是一名方士,使用神通,获得了好几个和自己心连心的副村长,让这几个副村长一个人管一个方面。这样,一个村子的管理就不会出问题。

如果一个儒家的术士,当上了乡长,他就可以用自己的神通,强行让底下的村长和自己同一个想法,同一个意志!

一个儒家的道士,担任县令,就是一个能够保证每个村长都听自己话,都按照自己意志执行的县令。这样的县令,谁来了都得竖起一根大拇指。

百姓不会在乎县令是否对村长们使用了神通,只要底层老百姓日子过得很好,才不会去管这些事儿呢。

同样的,一个儒家羽士,就能很好的治理一个郡。

当年梅公来到卫国之后,首先就带着自己的徒子徒孙们一起,组团来到了卫国,一上来就担任了八十多个郡的太守。然后,梅公就开始写信,呼朋唤友,最终花了五年时间,终于做到了每一个郡的太守都是羽士。

到了这一步之后,梅公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儒家的方士们担任村长,一个人说服几名和他同心协力的副村长,这样的控制能力,足以保证梅公的政令能够清楚的传递到每一个村。

这样的行政动员能力,你就是放头猪坐在梅公的位置上,也能顺利改革。

这就是梅公的道理,用儒家的神通和你讲道理。

讲道理你不听,那伱就看我神通!

看完了神通,你也就明白了我的道理!

梅公的做法,让很多人大开眼界,批评梅公的有很多,学习梅公的也不少。

综治,梅公靠着强大的实力以及强大的讲道理的能力,顺利执政卫国,顺利推动改革。

“这三十多年来,咱们从盐城购买的物资,一律八折。”

“这三十多年来,臣一直在思考最适合咱们卫国的产业是什么。”

闻言,卫侯像是想到了什么,直接叹息一声。

梅公并没有在乎卫侯的想法,而是直接说道:“咱们卫国,和魏国接壤。虽然老臣努力改革,甚至老臣自己也因为改革而成了大真人,但老臣必须承认,咱们不是魏国的对手。”

“如今的卫国,只有老臣一尊大真人,真人、初代倒是很多,有好几十位呢。”

自从造化青莲成圣之后,短短三十多年来,初代就直接成堆成堆的出现。

造化青莲成圣之前,雷劫之道并未彻底推广开来。那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