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七十一章 都是套路(3 / 5)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32 字 10个月前

非常不值。

还有,做官的人考虑问题,必须要全面!

被暴徒围攻的王税使他哥还是王司徒呢,那人比巡抚还大。

如果帮着韦巡抚把嫌犯开脱了,那王司徒、王御史、王方伯们怎么想?

官员们不愿意说话,但申二爷还是那么不给韦巡抚面子,跳出来建议说:

“于情于理,应该让王税使亲自审问!他是受害之人,肯定会尽力找出真相。”

席大朝奉登时魂飞魄散,凭林泰来与王之都的关系,去王之都那里被审,还能活命?

以王之都的作风,说不定直接委托林泰来代替主审了!

韦巡抚还是想保住席大朝奉小命的,展露出几分急智,指着长洲知县袁宏道说:

“那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委托袁知县审理!王之都是受害之人,难道袁宏道就不是?”

比起有背景又独立于地方的王之都,袁宏道这个下属地方官当然更好“摆平”。

然后韦巡抚又直接问袁知县,“本院若委托你审理,你接收不接收?”

袁知县愣了愣,答话说:“那下官要先单独问林泰来几句话。”

然后袁宏道将林泰来叫到一边单独谈话,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那八个案子都是真的?”

毕竟袁知县才来了半个月,对林大官人之前狗屁倒灶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但这个问题把机智的林大官人难住了,话题明明已经转移到“杀官”案了,为什么袁知县又问题“同一被告的八个案子”之事了?

主要是不明白袁知县问话的动机,所以难以回答。

也许大文学家知县正义感发作,想确认自己是否作恶,然后确定接下来的态度?

也可能想借着八个案子的事情考验自己,想看自己肯不肯说实话,是不是实诚?

如果搞不清问话人的心理动机,就很难针对性的作出回答!

林大官人苦恼了一下后,忽然脑子灵光一闪,却想起了几百年后灯塔国人民最喜欢的一种套路!

所以在回话之前,林大官人先是深沉的叹口气,抬头四十五度角仰望苍穹。

再搭配眼神和面部细节,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情绪。

看得袁宏道有点懵逼,就是随口问你句话而已,你怎么还直接演上了?

林泰来嗓音低沉的说:“袁县尊或许有所不知,在下出身苏州城西赤贫之家,自幼只能在社学窗外偷听讲课,然后在河滩上用树枝练习书写,甚至为了从社学偷窃书本还挨过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