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章 诚意伯刘基,魏国公徐达(1 / 3)

浙东文官集团。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府邸之中。

同样坐了不少人,不过相比淮西勋贵集团来说,人数却是天差地远。

只坐了三两个人。

一人如今算是浙东文官集团二把手的朱元璋五经师傅,翰林学士承旨兼知制诰,宋濂。

明承唐制,唐时,翰林学士承旨作为翰林学士的首领,不是单纯起草诏令,而是在禁中职掌机密,是唐朝实际上的宰相,被称为“内相”。

在明朝虽然有宰相的存在,但翰林学士承旨的权力却也不弱,乃是天子近臣,天子顾问,可以当后世的内阁大学士来看待。

除了宋濂以外,还坐着浙东文官集团的三把手,吏部尚书吕本,也就是朱标的岳父,朱标正妃是已故的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常妃,次妃则是吕本之女,吕妃。

吕本,就是朱允炆的外祖父。

宋濂抚须饮茶,问道:“伯温兄,大皇子朱椋拒辞太子之位一年久矣,如今更是留信远赴海外,你怎么看?”

“景濂兄,此事你却是问错了人。”

刘伯温摇了摇头。

外面都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刘基刘伯温,平日里也是一个极其聪明同时也极其内傲的一个人,哪怕是皇帝朱元璋的心思,帝王心思,他也常常能够摸得七七,大差不差,甚至有时候还要先朱元璋一步。

但面对那位年少妖孽至极的大皇子朱椋,刘基刘伯温不禁摇了摇头,心中唏嘘惊叹无比。

他看不透。

真的看不透。

那位大皇子朱椋的布局,天马行空,如羚羊挂角,根本无迹可寻。

你根本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他做了什么,但结局却和那位大皇子朱椋的预期一模一样。

宋濂闻言也不觉得奇怪,那位大皇子朱椋殿下带给他们的惊讶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他刚刚也只是习惯性的询问刘伯温。

毕竟,刘伯温虽然和那位大皇子朱椋殿下相比,自愧不如,但对于整个天下来说,想要找出比刘伯温更聪明的人,宋濂宋景濂还真觉得,除大皇子朱椋外,再无他人。

刘伯温这时候看向了吕本。

“吕兄,你有何看法?”

吕本一直没说话,此刻被问到身上,他微微一笑,淡淡道:“大皇子朱椋离去,对于我们浙东士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大皇子朱椋坐镇皇城,陛下或许会念及旧情,饶恕勋贵们一些犯错的机会,但是大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