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卷 北地的少年 第109章、一首《老将行》,方易为第一(3 / 4)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此时方易并未出手战斗,但是这毕竟是一首战诗词,伴随着方易的书写,四周才气震荡,一股强大的威压,此时从这首战诗词之中涌动而出。

所有人如痴如醉,看着这首《老将行》。

值得一提的是,方易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书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此番写下这首《老将行》,可谓是笔走龙蛇,龙飞凤舞。

“老将尚能战,岂可轻易废?”此时一位大儒开口叹息道:“此番北地用兵,理应征召老将,为国效力啊。”

“犹堪一战取功勋啊!”一位大儒同样开口。

这首诗,正是王维的《老将行》,除了那句流传千年的“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之外,这首诗更为深层的含义,则是老将不受重用,意难平,渴望为国征战的意思。

方易将这首诗用在这里,其实也跟当朝的局势有关。

大离当今的局势,可谓是四处是火,但是当今的承平帝多年都未上朝,之前的许多武将也都得不到重用,很多都已经告老还乡。

而且关键是,在北地蛮族多年都没有大规模侵扰之时,大离已经的大军数量已经开始下滑,此番北地告急,想要用人之时,当朝也只有一个洛神侯可用。

否则,洛青衣也不会前去支援自己的父亲。

归根结底,是当朝的政策出了问题,宋大儒把持文官一脉,虽然颇有谋略,治理大离井井有条,但是归根结底,他还是大儒领袖,凡事都在考虑儒道昌隆。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历史原因,就是当朝吸收了前朝灭亡的祸根,除了门阀世家林立之外,就是武将昌隆,导致武将和江湖门派勾连,拥兵自重。

所以当朝很早就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到了承平帝这里,就很突出了。

直到现在,很多武将不再朝廷任职之后,都开始前往大离各大江湖门派,传世宗门之中修炼高深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