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余东雪找张国谈话(3 / 4)

“我阴天要做作业。”余东夏也拒绝去,他俩可是非常的害怕去干活的,比如去给玉米锄草之类的。

“阴天都不许偷懒,咱们家的玉米该除草了,人多力量大,一起去帮忙做两天,我跟你妈少累点的,咱们家今年的玉米种的不是很多。你们俩去帮忙两天,我们后面再去四五天就可以弄完了。”最后余父发话,都乖乖的闭上嘴巴,接受着。

第二天晴天

一家人起个大早

余母把米饭用电饭锅预约煮饭后,就带着几个孩子,坐在余父的三轮车上一起去玉米地里。

“爸,你这三轮车难不难开,我不忙也学学,坐在车上,吹得风好凉快。”余东雪吹着凉风,心情愉快的问着余父。

余母跟余父坐在前面车座上,余东雪坐在后车厢的右边,东霜跟东夏坐在左边,车厢里放着几个凳子,余父专门放的,还有锄头,装猪食用的垮包,那是母亲自己用雨网线自己编织打钩弄得。

非常的牢固,软,可装很多东西,不用的时候,可以揉小收起来放好。

以前人家挑玉米,猪食都是用这个挎包的,这个缕空包是半圆形,用一根带子系在两头,可以双肩背,也可以单肩背,还可以用扁担挑,特别的方便。

“可以呀!你会骑电动车,要学这个电三轮,那还不简单。”余东雪家种玉米山在出村里北方向的一公里处的一座山丘。

玉米种植是圆山的五分之一,还是只种植在半山腰和山脚,现在是夏季中旬,每颗玉米杆应该有一米高了。

到了以后,看那玉米地里的草不是非常多茂盛,所以这个时候是锄草最适合的时间。且今天太阳毒辣,这草一锄,太阳一晒,就不容易长出来了。

一家人每个人一条玉米道,五个人五条,一条有一百五十米远,只要锄快些,一早上一家人就差不多可以弄到半山腰了。

在她们锄把第二道草锄了以后,就看见那半山腰的水果树了。

在山的半山腰有几棵毛桃树,不知怎地,就自己长了,到了秋天就可以吃了,味道微苦带些甜。

在桃树旁边长着三颗黄泡树,一看见,三人就爬上去就去摘黄泡了,美名其曰是休息一会。

“姐,快来我这摘,我这里的黄泡颗粒大圆润水分多。”

只见余东霜在最边上的那颗上边,一只手压着树枝,一只手欢快的扯下黄泡放嘴里。

“二姐,我这里才是最大的,不信你过来看看。”余东夏蹲在黄泡树下,黄泡刺枝和杂草最茂盛的的地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