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四百章 将要远行不托命(2 / 3)

公主见别人都喝酒,看李易。

“怕耽误事情,万一有人本身就熬夜,再一激动,倒了,我得医治。”

李易摇摇头,他不希望自己在的地方有人出问题,因为自己喝酒而没有得到好的治疗。

烟花放完,歌舞继续。

李易跟永穆公主回家,回永穆公主的家。

一群人早准备好了,看到永穆公主,一个个高兴不已。

然后就看着公主跟李东主分房而睡,赶紧去汇报,两个人没再一起。

“无妨,过两天他们一起出海。”

李隆基听了,不在乎,反正李易看着那啥方面应该没问题,不喜欢男的。

……

一夜过去,初一早上,李易跟永穆公主在家里吃了饭,往庄子返。

李隆基要开大朝会,然后才是真正的放假了。

今天的报纸上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就是策问。

过了年,考科举要考的,先把出题的大概内容放出来,让学子们自己想。

属于提前准备,要是再考不好,怪不得别人。

初一晚上,李隆基回庄子,庄子里已经准备妥当。

明天就出发,很多人护送,到海边。

二十个羽林飞骑、十个官员、十个护士、一组宫女太监,加上李易、永穆公主、小兰和小丫头。

“易弟,提前把题透露出来,是否考中的人会多?”

李隆基想着一下子录取那么多,没有位置分配。

李易忙了一天,挨个检查身体。

“科举选才,给出题目,学子才有多少?我是要让大唐百姓,至少京兆府的百姓多多参与。他们……”

李易的心根本未放在科举上,他说他的目的。

报纸上的东西,百姓愿意看,然后讨论。

越多的人参与,本身就是个潜移默化的阶段。

百姓会学着从朝廷的角度来思考,如此认为自己也能知道国家大事。

相应的,对大唐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发布什么命令,百姓又会主动去参与。

现在讲究的是家国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有家,后有国。

如何改变和扭转呢?自然是通过宣传的手段来完成。

慢慢的,让百姓知道没有国则没有家,国破则家亡。

“唉!易弟,不如你别出去了。”李隆基舍不得李易去海外,就想留在身边,随时问政。

“不去就耽误一年,作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