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发展提速选世族(2 / 3)

李旦抿一口,他不能干了一碗酒,干了容易麻烦李易。

曹云彬如获大赦,目送着李旦去其他地方,才长长出了口气。

孙冠却无所谓,继续亲民。

他习惯了,又不是第一次见到太上皇。

李旦转一小圈,十分满意。

若大唐所有地方俱能达到现在的样子,他觉得天下太平。

可惜……

“小易,还是慢,只有京兆府的百姓日子好了。”李旦转回来,坐下看着李易。

“慢?”李易好迷茫。

他开元元年到的李家庄子,现在的时候。

开元二年四月才开始真正出手,到现在是三年半多一点。

整个大唐京兆府全员脱贫,这还慢?

真以为开元盛世是盛世,历史上的开元盛世京兆府百姓能达到现在的程度?

“唉!是老夫急切了。”李旦对李易露出歉意的表情。

他也想到时间了,小易很不容易,一边带着京兆府百姓过好日子,一边为关边谋划。

报社、驿站、农具等方面,整个大唐都获益。

看到的是京兆府,其他地方想来百姓的日子比之几年前要好上许多。

李易能理解李旦的急切,国家发展必须一点点来,一个五年又一个五年。

日子总是要过的,不管干什么,时光不会停留。

“会好起来的,百姓的日子好不好,在于生产力,生产力的根源在于技术。

技术除了我给,更需要整体提高,工业基础达不到要求,便难以支撑技术理论。

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梯队结构,当一代人才起来了,大家会发现,大唐的经济几乎一年一个样。”

李易没有去驳斥李旦,无意义。

他同样着急,技术人才少。

他在努力讲课,恨不能把自己学到的,还有资料能查到的知识,一口气全塞进学子们的脑袋里面。

然后学子们到各地建各种工厂,再很快把这些知识传给别人。

过上几年,卫星上天,再过两年,蹬月。

仅仅是想想,不可能。

越是如此,李易才越觉得自己那时的国家的伟大。

被人家落下那么大的距离,还经历了一系列政局变动,同时承受着一群国家的压迫。

在哪等情况下,顽强地向前冲。

世界上那么多个国家,就没有任何一个在不给别人当小弟的情况下,能达到他那个国家的程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