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走私应对拒私建(2 / 3)

大唐的商人出去时记录,等贸易完回来,连着出口的百分之十关税和进口的百分之二十一起收。

之所以出去的时候不交,是因为那东西在大唐不值钱。

一下子没了百分之三十的毛利润? 纯利润少的可不是百分之三十。

商人面对高税收? 能不想办法逃掉?

“可派人在适合停靠的位置值守。”毕构出主意。

“换成我,我会采用大船晚上停在海里,小船蚂蚁搬家的方式运货,大船不易靠岸的位置,小船没问题。”

李易随便举个例子便把毕构的安排给破解掉。

“照此说来? 堵不住?”毕构叹口气。

“能,不用堵? 让他们守规矩。”李易思忖一番,想到了办法。

他对众人说:“李家庄子会有新的好东西做出来? 放到外面值钱。

谁想拿到货,必须在指定的地方交易? 想逃税? 就没有资格参与。

只要利润足够多? 商人们自然愿意把税交了,另外……”

李易接着提起严判的方法,走私一次,别人不知道,时间长了,风声必然走漏。

逮到了,直接抄家,不管你以前赚了多少钱,全没。

只要抄几次,其他人保证不敢动,罚不是按照数量来罚钱,全没了,家业消失。

参与走私的人再入个刑,想要省钱的人保证害怕。

如此一来堵住了大部分缺口,少部分……没办法。

他那时的手段多,照样有人走私,然后被抓,不同的是不会被抄家。

李易也不知道那时若抄家,还有没有人走私?

“我回来的时候,听到有商人准备找地方建水泥厂,然后用混凝土修码头。”

张九龄提到个事情,现在的码头有的直接靠岸,地方比较好的。

另外有用石头堆,还有木头延伸出去。

水泥的烧制方法公布之后,商人们动心,他们想要修一个,然后在上面卖东西。

或者是船停靠之后,扛活的人要上去干活,收一笔钱。

再建仓库,收取东西保管的费用。

如此一来,市舶司收税,还要在那里设个点儿。

“不允许。”李易态度坚决:“码头的规模、质量、经营,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

“叫他们按照规矩办,如何?”姚崇认为私人修码头,节省朝廷的钱。

“会出现纠纷,比如码头商品的价钱,提供的食物是否会吃中毒。

码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