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限制教宗顾大局(2 / 3)

晚上最后一次烧,天气不好的时候衙门派人到各坊与外面宣传,别压炉子,容易中炭毒。

因为火炕漏烟? 所有的火炕都漏? 不可能全堵上。

气压有所改变,烟出不去,就从炕的缝隙中冒出来。

如果直接冒烟,还能知道情况。

若压炉子,慢慢往外冒一氧化碳? 这个无色无味,睡迷糊的时候就直接迷糊过去了。

半夜的时候气压突然变了? 各坊专门负责守夜的人必须敲锣,宁肯吵醒所有人? 也不能有一家因炭毒而死。

守夜的人有专门的炉子用来观察,烧水。

“你还有煤矿的位置没?再给几个? 多挖煤? 白天的时候烧煤坯? 晚上的时候烧块煤,便宜一点。”

李隆基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减少中炭毒概率的。

用煤面子打的煤坯容易出烟,燃烧不充分,煤块烟则少。

“有,我这就在地图上标。”李易点头。

‘嗖!’紫玉跑了,去取地图。

青松看着,等紫玉跑出去几十步,他打开自己的拉杆箱,从里面拿出地图:“东主,京兆府和周围地方的。”

“哈哈哈哈~~”李隆基突然大笑,笑完喊:“紫玉回来。”

“啊!”紫玉不明白什么意思,却转身跑回来,等看到地图,瞪青松。

李易在地图上用铅笔标出来四个不深的煤矿,京兆府和上面下面所有州的露天矿他全给出来了。

现在给的是二百米以浅的煤矿,煤矿一般会有备注,多少米以浅。

以浅就是在这个深度和更浅的位置有煤,能挖。

凭大唐的采挖技术,二百米往下的,李易都不推荐,挖不下去。

打井慢,还容易出事儿。

他那时太深的也少,一下子挖到一千米以下,成本高。

二百米以浅,基本上挖个几十米就看到了,就是出煤不多,继续挖会增加。

不进行大规模工业,用不着太多的煤。

“还有金银矿吗?”李隆基又想弄钱。

“自己挖不划算,不如通过贸易从外面运,河里的沙金我都知道,不往外拿,正因耽误劳动力。”

李易拒绝,并且劝说,有几个蓝田县那里的用着呗!

再拿出来金矿,不如用那人力种地和修路。

李隆基比较遗憾,李易又与他说:“等铁路修出来,用铁路为来的收益为抵押,发行纸币。”

“哦!如此确实不用再自己开采金银。”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