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此时搞事才傻缺(2 / 3)

能占的?

张九龄从他家开始修,过了大庾岭,一直把路连到长江,朝廷和灞水李家庄子出了多少钱?

好不容易又从那边连了一条路到广州? 驿站能走? 正在拓宽。

整个广州所有的县也是拿税钱在修路,路通,又有海贸之利。

到时候想要什么钱能少了?你自己着急,惹事后承诺出钱修路。

修吧,别人全修好? 驶远县没修好,看你怎么办?

黄纶不急? 他所在的东莞县有码头。

码头需要搬运工,夷商和其他地方来的商人要吃饭住宿。

本地人会制作藤簟、竹席? 不过夷商有眼无珠,他们不要。

这两样可是给陛下送的土贡? 另外的詹糖香也是土贡? 用来治病的药? 夷商倒是愿意换。

詹糖香取材方便,就是制作的时候需要精挑细选,不然做出来的不好。

这样百姓不就赚到钱了么,百姓有钱,征收租子和庸调的时候会足额交纳。

一说修路,不用百姓自己出钱出粮出工具,还给钱,那二十天的庸也不算,百姓修得很快。

“衙门如何赚钱呢?”黄纶想到了百姓日子好过,在愉悦的时候又琢磨起自己从哪里捞钱。

黄纶本地人,本地姓黄的人多,刺史黄岸是同一个大姓中的人,没出五服。

考科举考上了明经科,乙第。

本来想当刺史很难,由于是广州本地大姓人,就安排到广州。

几年的时间就从参军的位置上变成了刺史,算是接了宋璟的班。

之前说要给宋宰辅立遗爱碑,宋宰辅没答应。

当有书信往来,过年吃饭的时候,黄岸已提到。

说宋宰辅告诉这边,但凡长安灞水李家庄子要办的事情,要千万小心,别搞事儿。

现在你晏解给我写信,我怕。

“来人,去州治所。”黄纶想着,带上信,找船出门,需要走水路,一个多时辰才能到。

不然陆路没修那么好,乘车颠死个人啊。

黄纶到地方的时候正好赶上吃午饭,南海县作为州府的治所,现在百姓一天吃三顿饭。

有时半夜有船到,在码头搬运的人还能再吃第四顿。

百姓对市舶司特别有好感,收税的钱把码头重新修了,停船更方便,活儿更多。

商人过来,一起与夷商讨价还价,外来的商人愿意吃海鱼,尤其是新鲜的海鱼。

打渔的人赚钱,还有当地的水果,有的商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