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五十四章 贸易品种赠货币(2 / 3)

当然,每次不可能是一个人,万一路上摔了、被蛇咬了、叫老虎给叼去了……

“要卖到倭国的商品,易弟你说说。”李隆基知道货币的事情,准备和倭国贸易。

第一次去,以物易物。

“李家庄子的茶叶,绣品、好一点的菜刀、短曲辕犁、肥皂、冰糖、辣椒面、干胡萝卜丁。”

李易想了想,说出几样东西。

李隆基对别的无所谓,却对犁有想法:“给他们好农具?”

“贸易必然要找倭国人领着,在一些地方补充淡水,再去平城京。”

李易道明原因,大唐百姓用的东西,相信各邦、国使臣早收集好了,不给他们回去难道不说?

能限制实物,却无法消除记忆。

既然阻止不得,不如大方一些。

如今倭国的都城在奈良市,需要绕过九州岛。

九州岛就有煤矿,另一个煤矿多的地方在北海道。

九州岛上有一个专门用来接待别国使臣的地方,福冈县,同时也是军事要地。

不过跟九州岛贸易,赚不到什么钱,平城京才是关键地方。

海运到旁边的京畿区的李易那时叫大阪的地方,再走几十里陆路,东西可运至倭国京城。

那里如大唐的京兆府,百姓相对有钱。

“要何东西。”李隆基无可无不可,反正李易说准备这些货就准备吧。

“铜、银,矿石亦可,调整价钱,另外倭国的生丝、熟丝和丝织品也要。”

李易给出需要的东西。

倭国现在冶炼技术和刺绣技术还不行,历史记载,为来几十年,都是这么贸易。

倭国把丝纺织成布,换大唐的绣品。

铜也给大唐,换大唐的铜钱,开元通宝。

银子更是,技术不行,贸易上吃亏。

一想到倭国愿意换开元通宝,李易又补充:“带庄子的兑换券过去,兑换券也很精美。”

“他们不会要吧?”李隆基觉得别国给自己纸币,自己就不要。

“免费送,等下一批货物过去,允许他们使用兑换券购买东西。”李易想到个好办法。

兑换券送过去,倭国人拿着保证好奇,上面又写了钱数。

关键是纸币好看,别人无法仿制。

再知道下次能够用来购买大唐物品的时候,会不会自己先尝试交易一下?

即便不交易,纸币也不会被扔掉。

大唐下次去,允许有纸币的人购买东西,纸币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