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五十章 锦绣之称市舶司(2 / 3)

时间呆在日本,呆个一两年就行。

有可能的话,给李易找许多漂亮的女人服侍,再跟李易生孩子。

“不如明日求见大唐宰相,其他人继续看长安的东西。”下道真备提议。

他们休息的时间,算让他们稍微了解一下情况。

他不想浪费,大家分散,寻找能学的和想学的东西。

同一时间,李隆基留人,宴请三位宰辅和魏知古,四个人跟李易相对比叫熟悉。

其他的人就不需要了,最好是不要跟李易有交集。

“李易今天说了货币国际化的事情,对于我大唐的对外贸易和文化宣传又所帮助……”

李隆基请四个大臣吃鸳鸯锅,还是鲤鱼锅。

别看李隆基姓李,鲤鱼他照样吃,而且并不限制别人吃,甚至是大唐人喜欢吃鲤鱼的生鱼片。

写的诗里都有鲙鲤鱼,很考验刀功,鲤鱼刺多。

一条鲤鱼分成两半,放进鸳鸯锅中,鸡汤沸了后开始涮肉和菜,等吃着吃着,鱼也熟了。

用羊肉涮,味道鲜美。

“倭国或许可能接受,夷人未必愿意。”苏颋对于李易的能力比较相信。

只要倭国的使臣在长安,那么李易就有办法让对方接受。

在广州那里的海外夷人,让他们用李家庄子的兑换券,他们拿了又没有什么用。

夷人更想要的是东西,带一船东西过来,换一船东西回去,从中赚钱。

毕构有不同的见解:“市舶司有张九龄管,小易要求与夷人买卖的人必须成立组织,整体提高价钱,许是会以此作为突破口。”

“难,即便用兑换券购买对方的东西,对方答应,最后对方还是要把兑换券全花了买东西运走。”

宋璟支持苏颋的看法,夷人要兑换券又不能换成钱,他们需要的是货物。

“慢慢来,诸卿!”李隆基不急,他相信大臣们为难的事情,回头问一下李易就解决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倭国先接受,不管是帮倭国印钱,还是倭国使用兑换券。

李隆基端酒盅,他心情好,倭国刚来,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接下来就等着倭国一点点跟大唐进行合作,把倭国的好东西卖到大唐。

……

被几人提到的市舶司中,张九龄也吃在吃鱼。

广州的地方海鱼多,他吃的是蒸鱼。

喝的是黄酒,温过的黄酒。

他家乡距离这里不远,适应气候,潮气比较重,习惯就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