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一十九章 认真装点思文明(2 / 3)

伙。

小家伙小眉头蹙了下,眼中露出不解的神色,总觉得哪里出问题了,却又想不出来。

李易赶紧添一口冰淇淋,闭上眼睛,吧嗒吧嗒嘴儿。

小家伙似乎懂了,也舔一下,突然瞪的眼睛,使劲吧嗒嘴儿。

去年的夏天他还小,没给他吃冰棍什么的东西。

今天他终于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又凉又甜,并且带着奶味的好东西。

他赶紧调整一下身体,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又舔一口,继续瞪大眼睛,根本就不学李易闭眼睛。

李隆基没舔,他张嘴咬,点点头:“确实凉爽,今年天热,是否能干旱?”

“山东地区降水少,不过有井,蝗虫已无危害。”李易说的山东是太行山以东。

历史上那里从开元二年后,年年犯蝗灾,气候非常适合种麦子。

就因为第一年没处理好蝗虫,整个大唐都不知道蝗虫是怎么来的,总以为是天降。

如果那里不是种麦子,而是大量水田种稻子,蝗虫危害没那么大。

水稻水稻,不放水叫什么水稻?放水一淹,很多蝗虫就被闷死了。

只有等到秋天水稻收获的时候蝗虫才出来,可那时已经收割了,蝗虫没东西吃。

曾经的东北就是,大量蝗虫飞来飞去,大人忙着干活,小孩子带着竹竿网去抓。

抓完了回来油炸着吃,一般父亲会夸孩子,因为油炸的蚂蚱适合下酒。

小孩子也会自己弄来细树枝把蝗虫横着穿上,点燃一点稻草烤了吃,不用放盐,直接吃。

在没有蚂蚱多的时候,孩子会用两股叉来叉青蛙。

孩子心中当时没有怜悯与应不应该,只知道蛤蟆能吃,癞蛤蟆除外。

李易曾经也是一样,能找到青蛙,然后用柳树枝穿起来,拎着回家,青蛙还活着,在挣扎。

当时的他无动于衷,内心中就没有虐待与否的概念。

等后来长大了,知道了生命意义后,就不去那样做了。

这就是文明,从无视到认知。

而那些个为了自己的私利,把一个个国家给变成战争的废墟,无视同类的国家百姓,他们不是文明,他们亵渎了文明这个词汇。

或许从大航海时代到外面屠杀开始时,他们的灵魂就是肮脏的,是群体白化病的变种,不应该存在于世。

李易在想着,思维飘忽,手上的冰淇淋在慢慢融化。

“易弟,易弟,沰儿吃完了。”李易走神,李隆基碰一碰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