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在智商在科技(2 / 3)

“他们是只花钱,不赚钱?”

“百姓更加信任朝廷,本身朝廷就是赚了。百姓守法,官员贪赃枉法的时候,他们出手,查处官员家产……”

李易说着停下,赚钱可以的,抄家。

一个县抄一个贪墨厉害的官员,啥钱都回来了。

李隆基喝一大口酒:“好,此法好。考明算的是否能去当审计?”

“可,不过要先学,我的书快写完了,里面涉及到了许多问题和算法,包括定理,不好学。比考试的内容难多了。”

李易说大实话,现在考的算术太简单了。

他那个时候的初中毕业的一律轻松解答,不存在困难。

不,也不是,他那时的初中毕业生,甚至高中毕业的,估计能答上来的不多。

难,不是难在题本身上,是难在文学功底上。

比如有个池子,单独灌水,八个小时满。

单独放水,十二个小时放空。

问同时开放,多长时间可以把池子灌满四分之三的水。

答案很简单。

换成大唐的问题就不是了。

他会出题:一池盈满犹斤半,流尽余滴日轮换。三季比年共入出,且作同位得几算。

学文学的都要琢磨,一个池塘灌满,是斤的一半,八两。

全流出去是太阳升起落下又升起,十二个时辰。

三季比年就是四分之三,告诉你单位算是一样的,来,写出答案。

这个考的不是数学题,大多数初中生看完题,直接就不写了,换下一题,看不明白。

高中生能看懂的有,不过等着研究明白了,答完这道简单的题,已浪费好多时间了。

还有什么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有八一,试问塔顶几许明?

真正的功夫都放在了读题理解上,根本不是人作的。

现在的明算就这么玩儿,哪怕是孩子学的数学再好,文字功底差,答题的时候就一脑袋浆糊。

李易想着,忍不住笑出声。

“易弟因何发笑?”李隆基看看自己的身上,没问题,又摸摸脸。

“没事没事,我就是……哈哈哈哈~~~我写的会计和审计方面的,比较浅显,一般能识字的,仔细琢磨一下就懂了。”

李易赶紧说话,不然他觉得吃不下去饭了。

“浅显好。”李隆基想一想,表示明白。

他发现李易说起另一种套路的话,自己和大臣们听着也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