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百三十二章 新有九姓迁内地(2 / 3)

法倒是不缺人了。”魏知古说起考试的情况。

在李家庄子外面的楼里面住的考生,免费帮百姓诉讼,轮换着来。

他们当然要研究透彻才行,互相之间也交流。

等要考科举的时候发现,别的科都不稳,就明法稳。

大家商议一下,全去考明法,考上了至少有个出路,总考不上,回去无颜见家乡父老。

他们认为明法不好,秀才科才是最好的,可惜不开了,其次是进士科,却太难考。

“那些考生,算是李易帮了他们点小忙,明法考中,将来有希望当上主政官。”

宋璟有一点遗憾,李易没有帮那些考生去考进士。

考生是在工作中学好了律法,不得不去考。

“新来的州府考生太过浮躁,答题速度快,没有根基。”苏颋批评新的考生。

没到村子里当过村官,经历少,这一届的留下名声的没听闻过,说明游历也少。

如此考生莫说考上的几率低,即便考上了,好位置依旧抢不到。

等李家村子的二百二十个学子把村子治理好了,哪个不得安排?

更高的位置,看那四十二个学子。

朝廷一共有多少个位置?

“最近两天,小易消停了,要出事儿。”毕构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

过去十多天了,李易怎么没折腾?

李家庄子聚居区的女子有了新的活儿,这个不算,她们一直有活儿。

还有的是让各个窑烧大陶缸,不要求外面多么光滑,但价钱一定要低,同时要足够厚。

这个不用多说,越大的陶缸越厚,薄了承受不住水。

“抄书呢吧,听说不是要给一套书,用来教审计么。”

苏颋对此认识还不够,以为李易抄书会耽误别的事情。

“怕个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宋璟被吓坏了,喊出来,给自己壮胆。

魏知古出声:“倒是当过了村官的考生,我看答题表现得不错。”

“在地方上当官,经历过,才会在经历的时候考虑问题,平日里办诗会再多也无用。”毕构对此有所了解。

其他三人颔首,深以为然,考生到地方去当小官,确实学到了不少,至少自己能把生活安排好。

别的成果要等着考试结束才知晓。

……

“这次更多,将近十三万人,迁到内地,还是在原处设置军队防备?”

李家庄子晚上,李隆基一家在吃涮串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