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七十六章 成套出计铁索桥(2 / 3)

叫蒲津桥。”

李易也没说降户的事情,大家都明白。

他要改桥,历史上就有铁索浮桥蒲津桥。

正好是那个位置附近,现在属于竹子编制,大部队不好用。

历史上是李隆基时代给弄出来的,不是现在,用了很多铁。

“如何改?”毕构心中想到的是两岸的往来,冬天还好说,夏天竹子的桥和摆渡太费劲。

“先用混凝土制作墩子,粗铁棍安排好位置和结构,用铁索链延伸过去,铺板子,下面放船。

制作成浮桥,冬天不用放船,趁着结冰,把铁链拉过去,铁链知道怎么运吧?”

李易怕毕构不懂,刻意问一声。

“先用麻绳,逐渐加粗绳子,再拉铁链,两岸要先把墩子建好,不然挂不住。”

毕构没拿正眼看李易,意思是你当老夫是白痴。

“对呢。”李易给点赞,老毕就是聪明。

毕构喝口冰镇的黄酒,拿起一串不知道是什么肉的肉串儿:“然后等铁更多了,就把岸边的混凝土替代,然否?”

“不然。到哪是,我就有新的建桥技术了,咱们在黄河里打墩子,需要大型驳船。

在黄河水流不湍急的时候,把驳船当成跳板,建钢筋混凝土柱子往里砸。

砸进去之后,再一个墩子一个墩子把外围阻水,然后增加底部墩子边缘,用混凝土。

当墩子打完,在上面直接架桥。过程很烦琐,用的铁并不少。

好处是修完了,从上面直接跑马车,与平地无异。说白了就是技术不足用钱补。”

李易要在蒲津桥的旁边建黄河大桥,打墩子,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很高端。

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是财力,技术他解决。

丰水期不行,枯水期也不行,下游的枯水期可以,下游是真枯,没有水。

“木桩桥也是这么打。”毕构想了想,有印象,木头支撑的。

圆木头下面削尖了,用桐油泡啊泡、晒呀晒,之后打进河里。

“一个原理,另一种咱现在学不来,那需要抽水机,硬下。”

李易给毕构半个烤茄子,放了许多蒜泥。

“小易,这等事情你也懂?”毕构发现自己怎么就看不明白李易呢。

“略懂,见笑了。”李易谦虚。

毕构:“……”

“老夫来之前,陛下警告老夫,不得管你要钱。”毕构尝一口茄子说道。

“相当于养,现在管我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