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朝堂问策朕有闲(2 / 3)

张打开,换个数字写在第二张上。

只能用带颜色的铅笔,圆珠笔不用想了,那个珠子怎么造?

鹅毛沾水笔,使用起来不方便,劲小了复写不上,劲大了会戳破纸。

带颜色的复写纸好做,给地方上报社用的蜡纸,加上颜色就行。

工坊听完,直接开始制作。

铅笔就是制作笔心,然后缠纸,用纸代替外面的木头。

印刷三联,现在全是同一种颜色的纸,工匠雕刻出来木板,先印一套。

这一套用来演示,编号是一样的,不然就得设计铜版。

翌日早上,李隆基走的时候带上了成套的东西,就这么快。

开小朝会的时候,姚崇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些心神不宁。

张说与卢怀慎状态也不怎么好,好几天了,李易那边又消停。

这不符合常理,要出事儿。

收税的事情是之前商量好的,不算在内。

果然,等大家把正事说完,李隆基还是没理会弹劾长孙昕的那些人。

他不散会,眼睛在群臣身上扫来扫去,嘴角渐渐上翘。

大家毛骨悚然,陛下要作甚?

“朕想问问,收税,有铺子的好收税,跑不了,直接就交了。

商人运输,不能到一个地方便交一次税吧?从杭州到京城,一路要交多少税?

诸卿皆为我大唐之才,可有解忧之策?”

李隆基声音中包含着一丝期待,你们有没有厉害的?有的话,提升官职。

姚崇三人加上魏知古,同时闭眼,完,陛下是要找事儿。

“臣有一法可行。”户部侍郎站出来。

户部尚书现在属于挂名,钟绍京去管书法协会了。

毕构结束了在河南府的任期,快回到长安了,等他回来,当户部尚书。

大家都看户部侍郎,姚崇四个人没看,他们知道,侍郎缺心眼,能那么好解决吗?

“臣以为,应照比漕运之法,由地方出具文书,到长安核对,与地方给出的数据不符合者,当判。”

户部侍郎说出漕运的事情,地方粮食和其他东西,放到船上,同时核对数目。

等着到了长安,再次核对。

“若地方作假,给商人凭证写一个,另一个自己的少写,甚至不写,多出来的钱地方就留下了。”

李隆基轻声问。

“呃!”户部侍郎犹豫一下:“可叫地方几个官员互相监督。”

“若他们一起贪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