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二十七章 久闻其名终见人(2 / 3)

是主簿和县衙的人。

那些人应该能猜出些什么,但不说,说了拿的好处,还有租地的价钱……

于是只上报了一下,估计希望上面不重视。

可是怎么会不重视,几万只鸡鸭和几千头猪突然出现,还雇了三十艘漕船,羽林飞骑保护。

“原来如此,这便是灞水李家庄子的底蕴,一个个庄主把事情安排得清清楚楚。

刚扎下营地,侦骑四出,而且饭菜一下子不同了。

传闻李家庄子的后勤能力超绝,平日生活便如行军布阵。

这小子,跟我一口一个‘老毕’,听着还很舒服,能耐,为人处事不一般。

陛下呀,蝗灾究竟多重?使得你把他给派了出来,这小子,呵呵!”

毕构嘟囔着,忍不住笑起来。

同时他开始重视蝗灾的事情,在他看来,李易这等少年不应该放出来,危险,万一水土不服生个病。

更知道为何派出来羽林飞骑保护,其他的禁军,面对地方大官的时候会考虑后果。

羽林飞骑什么都不用想,只要有人危害李易,直接杀。

“他之前说的话没错,老夫不能把他如何了,他又不会管老夫的事情。”

毕构使劲分析,脑补了许多事情,把一切给想得通顺了。

低头再看三本书,读起来发现别有一番感触。

另一边的李易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抄医书,更多的人学会,才能救更多的人。

他对毕构的观感还算不错,主要是对毕构的儿子毕炕有特殊的尊重。

安史之乱的时候,毕炕守城,同样是拼到最后一刻,而且在别人围城的时候还一次次主动出击偷袭。

最后没有援军,城破,全家被杀,只剩两个很小的儿子成为了奴隶。

李易把自己用瘦金体写的三本书拿过,送给毕炕。

他相信有他在,不给安禄山和史思明任何机会。

其他人同样没机会,谁动就干掉谁。

井钻上了,毕构围着看,一群人在庄户的执导下推动横着放的架子。

看了片刻,毕构摇头:“你等难道不知山脚下才容易打出来水?即便怕两条小河干涸,也应在旁边选地。”

樊凡带着几个羽林飞骑过来瞧热闹,他们知道钻井,却从未亲眼见过。

听到毕构的话,他并不客气,直接说:“若山被围,敌人断水,该如何?”

“啊?”毕构愣住,过几息,道:“你们真当成行军打仗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