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从不重诗歌(2 / 3)

人找门路,最后不还是落到吏部官员身上么?

当然,有些人是想绕过科举,直接被赐个出身,咱不要,咱必须堂堂正正考进士科。

庄子上热闹完了,大家继续按部就班作事情。

外面去乱了,进士科,一个庄子出四十二个人,四十二个人就把甲等及第的前四十二给占据。

喊作弊的、说暗中交易的、扬言要上告的、要求重新考的……

各种声音甚嚣尘上,有人走门路甚至找到了御史台的人,想让他们帮着弹劾。

御史台的人果断回绝,不管,没问题,科举考试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们早得到暗示了,别瞎说话。

时间又过了一天,大家见闹不起来,也就是在坊间小道消息传一传,朝堂上根本没人提及。

吏部很快组织复试,一大群人进去,当天进去,当天就得出来结果,好,全部录取,等几天吧,给你们安排。

一听要等几天,考上的人纷纷动起心思,走门路。

要留在长安,哪怕是去修史,也不要出去。

只有那些奔着到地方为官的其他科的人,才希望自己能够到一个好点的地方。

地方百姓富裕、案件少、没有闹事的、离京兆府近的,最好就是京兆府范围、吏员愿意配合的、上官好说话的、同僚愿意互相帮助的……

就跟做梦能梦到的地方一样,有时做梦都不敢梦。

知道自己要留在长安的人,赶紧去租房子。

城内的租不起,到城外,如张家村子那样的地方租。

当官的啊,到郊区租房子。

品级低,不用参加大朝会,只要上班时间能到地方就行。

于是张家村子来了十多个人,想要租房子,张家村子不租,可以住,按天算钱,偶们是旅游村。

有人直接套钱。

村正张肖过来提醒:“诸位,村子里可以住,前提说好了,不能随意出村子,出去得说清楚要到哪,村子里安排人跟随。”

“凭什么?从来没听说过在哪客栈住,还不准出去溜达的规矩。”有人表示不满。

“大家把话敞开了说吧,你们想进李家庄子,我们不能让你们进,我们村里的孩子,也准备学一学,到庄子继续学,然后考科举。”

张肖一点不含蓄,他知道对方什么意思,从村子进庄子好进。

但不行,村子和庄子是一体的,李东主管着大量的钱财和未来的买卖。

“我们可以多给钱。”对方不死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