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两千八百三十一章 北地百姓情更重(2 / 3)

即便如此,还得尽量保密,莫叫人学去后发展壮大。

“造一艘船用钱几许?”姚崇专门学了农事,船舶制造业的没学。

“看造什么船,造多少艘,船大自然贵,造得多便宜,大家分工操作,流水加工,一个人只负责造一个位置,尺寸定好。

庄子上的蒸汽机越来越便宜,大唐的蒸汽机船跟着降成本,目前的一艘蒸汽机船不及第一艘的三分之一。

哎呀!应该好好建几个造船厂,在广州、泉州、海州,造帆船。

跟造蒸汽机船一样,组合门式吊车,成本更低,建造速度快。

从国外运木头,大唐木头尽量少砍伐,保水土,经济树多种。”

李易说着想要大量卖船,自己大唐的海运的运力还是不够。

外面的好东西那么多,需要别人给送来,顺便收税。

“刚柔,江河上帆船依旧存在?”

张九龄想到珠江、长江、黄河,每年都有操船翻了死去的人和丢的货物。

“呃……”李易犹豫:“有人干了一辈子船工,突然换蒸汽机船,适应不了,就得被淘汰。”

“给他们找简单的工作,总好过干一辈子最后死在这上面。”张九龄坚持。

“成,往后大唐除了小河摆渡船和渔船,一律改成蒸汽机船。

招工,配合制造蒸汽机,把一些技术要求低的分出去,不然人不够。

庄子里的人手还要造内燃机,内燃机比蒸汽机体积小,适用性强。”

李易眉头蹙起来,给下岗的船工找啥工作呢?

……

四天过后,船队抵达北面的位置,当地人已经知道队伍要走,更知道有人留下来帮忙指挥。

一块块的橡胶片堆在岸边用苦布遮挡住,避免阳光照射。

李隆基下船给此地的百姓见面,百姓们脸上堆满笑容,大唐的陛下亲自来了。

“生活还好吗?有什么问题?”李隆基关切地询问。

首领连连点头:“好,好着呢,我们这里什么都有,先来的船除了往那边运的东西,别的没有事情做。

我们整天跟着捕鱼、建保存的木头房子,不能潮湿。

看上去鱼够我们吃三年,天天吃、顿顿吃、使劲吃。

我们准备拿去跟别人换东西,我们自己造了船,能捕捞,平时够吃。

我们现在不愿意打他们,以前他们就打不过我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