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两千三百六十三章 三件事情主流向(2 / 3)

西出产少,而作物多?”

“正是,他们那里的气候适合作物生长,如广州,水稻只要付出足够多的肥料和人工,籼稻一年四熟没问题。

故此,大唐长江以南区域,耕种人数增加或技术到位,足够养活大唐百姓。

粮食少,在于耕作方式、地域人口分布、粮种品质、肥料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李易着重提别人的地方粮食播种的次数多,顺便提大唐内部情况。

湖南湖北人少,两广地区山民多,山民不喜欢种水稻,他们更多的时候在山里打猎,还有野果子什么的。

反正广州的山民是怎么都能吃饱,管他吃什么呢。

只有相对的平原地区,百姓才会专门种地,山地种着费劲。

大唐之前没有太多的铁给别人用,那里的百姓有个陶的罐子煮饭就不错了,刀还是石刀。

自己那时几元钱一把的菜刀,扔过去都是好东西,至少比石头强。

不好的刀是磨一磨就没有了,铁片子,好刀抗磨。

锋利与否在于磨,不好的刀,磨好了一样轻松切肉,就是切一切又要磨。

“第二件事,针对倭国的南田家,大唐是否要派出正式的官方人员?”

宋璟不说海外贸易的情况了,确定下来,以后可以有很多粮食,前提是船够用。

然后长江以南的地方可以送去蒸汽机耕地,当地人少,就用这个,比柴油机好,不用油。

“不派,派了之后不方便做买卖,倭国的皇室要接触,让大唐陛下给东西,陛下能不给?”

李易这次回答得干脆,买卖的事情掺杂了政治,保证有损失。

几个人互相看看,过了,不派就不派。

“第三件事。”苏颋看李易:“未来海上活动,以蒸汽机为主,还是以帆船为主?”

“蒸汽机为主。”李易明白苏颋的意思。

蒸汽机需要携带煤,增加自重,对于远航来说不利。

帆船在风小、无风、逆风时的速度比不上蒸汽机。

现在需要定下基调,不能随便造,看将来的需求。

“别处有煤炭补给?”苏颋听完就懂,不然蒸汽机跑出去,到外面就烧柴火?

“与有没有煤无关,蒸汽机为主,之后会研制更好的蒸汽机用在船上,船的体积变大。

不重视蒸汽机船,发展时的侧重面就不同。

眼下还是蒸汽机和帆一同使用,有风的时候用风,无风情况下用蒸汽机。

为将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