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接连收获壮士还(2 / 3)

,宋璟说正事,由李易推动,整个大唐得利,李易的功劳大过天,无所谓了。

“小易说要先卖给夷商,骗一部分钱。”毕构提起前些日子和李易说过的话。

“卖给夷商,大唐百姓种什么?”姚崇显得不高兴。

“卖一点,比如一粒种子多少钱,珍贵的种子小易说按粒数。

卖完夷商,大唐百姓论斤称,不指望拿种子赚百姓的钱。

百姓的物产高,大唐不种地的百姓就有便宜的东西吃。”

毕构解释,卖少许,用来种的,回去自己慢慢种,越种越多。

苏颋喝口茶水,放下杯子:“今年李易还要继续种,到明年能出多少种子?想来无法推广出去。”

“在草原种的可以是种子,别处找不到大面积的闲置土地。

草原要提前翻耕,晒地,等着要种了再熟地,来不及。

今天冬天把后突厥赶远远,其他的部族归顺大唐,正好令他们翻耕。”

张九龄盘算来年开春,不等草长出来,先耕地,到夏天看看地怎么样。

这点所有人皆赞同,草原的土地太多了,草能长起来一人高,说明土地肥沃。

别的时候没人在草原翻耕,怕打仗,种地的人手差太多,都在准备战斗。

“河北道的土地亦不错,没了奚族、契丹犯边之忧,应大量种植麦子。

别处有的百姓田少,允许他们迁徙,租赁给他们牲畜、农具、种子。

等收获后慢慢还,免除他们的租庸调。

他们种出来的直接卖了换钱,税都可以前几年不收。”

毕构变大方了,不盯着田里的那点钱,反正种完、养殖完,要出售,整个大唐受益。

修黄河大桥的目的便在于方便运输,把河北道的粮食运过桥,走铁路。

等蒸汽机船多,夏天运输又快又省钱。

在那之前,漕船依旧要作为运输主力。

众人说着,发现有种莫名的轻松感,茶水喝着嘴里甜,还有一点点咸味儿,没错,绝对不是吃五香瓜子吃的。

……

在新物种持续收获的时候,轰隆轰隆的火车又一次抵达长安车站。

与前几天不同的是,运来的并非货物,是人。

海军们站在火车的车厢里被送到长安,没有载客车厢,正造着。

他们可以坐在车厢里,坐下看不到外面,当然,站着也看不到。

故此他们在里面放木头凳子,说站累了正好坐凳子,实则踩在凳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