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天晴水落新盟想(2 / 3)

表。”

一大堆的字,李易看完翻译成简单的几句话。

说着他把情报送给李隆基,李隆基扫一遍,放到一旁。

“凡受灾之地,租子减五成,庸取消,调呢,当地需要干活。”

朝廷的事情李隆基给出决定,旱田和菜地的事情,整体减产少,无须全免。

“李家庄子会把钱送过去,百姓盖房子,正好李家庄子要在那里买地。”

李易看到信的内容已经知道百姓为何拆房子,都想拿李家庄子的钱盖新房子。

信中有写,百姓愿意分期偿还盖房子的费用,等恢复生产,会给李家庄子年年送好东西。

并非看李家庄子好欺负,是对李家庄子的信任和依赖。

“李大夫是要借百姓遭灾的时候购买良田?”尺带珠丹突然问李易。

吐蕃有时候别的部族受灾,会卖东西,包括奴隶在内,其他部族趁机壮大。

他觉得这个办法好,趁百姓日子艰难,赶紧买到手。

“我买荒地和无主的山地,良田是百姓的。”

李易摆一下手,顺便安排人给六个送情报的人端鸭架汤、鸭肉、饼。

六个人浑身不停地冒汗,赶路的时候想来就出了不少喊,此刻一停下,汗继续出。

他们也不客气,洗洗手,抓着就吃,根本不卷。

“为何不买好地?”尺带珠丹觉得李易傻。

“李家庄子不缺钱,不能通过兼并土地来赚钱。都是大唐的百姓,大唐的强盛指望他们。”

李易知道这属于不同的阶层想法问题,吐蕃讲究弱肉强食。

他自己不行,他去买良田,百姓生活变差,后果好严重,该多么恐怖啊?

“易弟有想法?”李隆基听到李易买地,露出期待的神色。

“当地情况我不甚了解,买地后派人过去,通过示范操作,指导周围一片州府的百姓。

我无法直接送出具体办法,若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会成坑农之策。”

李易又重新洗手,方才拿信了。

他不敢立即告诉当地百姓要干什么,道路、百姓人口分布、现在的自然资源、水文……

需考虑清楚,一地一策,盲目上马,百姓听话,照着办,发现不行,这不完了么!

到时自己得花钱补偿百姓,否则下次百姓不再信任。

“何不买良田作样子?”尺带珠丹又有主意。

“买不好的地,可以变成好的地,这本身便是一个示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