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笼中鸟·凝聚态道路(2 / 4)

走进修仙 吾道长不孤 3050 字 2021-06-12

向量子计算的不二法门……不,应该说是唯二法门。

量子计算有两条道路。

如果寻找用通用量子计算模拟拓扑量子计算——也就是所谓的量子纠错码,那么“如何建造量子计算机”就是个纯数学问题。

如果寻找拓扑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那“如何建造量子计算机”完全就是一个工程学和材料学问题——也就是一个凝聚态领域的问题。

你说你搞弦论,可能会受到部分人的尊敬,也可能会受到另一部分人的嘲笑,并且,也有可能拿不到经费。

但凝聚态是不会没有饭吃的。高端到能与核聚变并列为人类未来必点科技的“量子计算”,基础到材料学,都是凝聚态的主场。

而且,王崎前世的祖国,也在凝聚态领域颇有成就。

或者说,凝聚态领域,便是这个在科研领域落后了两百年的国家最先追上世界一流水平的领域。

“只有死人能够与之相比”的杨振宁一手建起清华的凝聚态研究。郭光灿、潘建伟两位院士在量子计算领域也是站在世界前列的。光论“拓扑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这一条道路,中国便真的是世界一流了。【但相对的量子纠错码的道路就很……一般】

这也就造成了凝聚态领域力量在国内异常强大的局面。

而另一方面,这也就导致了……关于“对撞机”的反对声非常高。

毕竟,没有哪个凝聚态的研究者需要大型对撞机这种玩意。

而对比国内凝聚态领域的累累硕果,国内的高能领域就……就……

大概还在“填补国内空白”的程度吧!

哦,在“全人类”这个层次,也不是没有贡献……在人类知识圣殿的边边角角给加了几块砖,这样的程度吧。

科研领域,到底还是得凭结果说话。

国内搞凝聚态的就觉得,有多少能耐吃多少饭。你高能粒子自己不行,就别整对撞机,也玩不来。有那个钱,还不如给研究凝聚态的学者加工资。没准这样待遇上去了,量子计算机就给“氪”出来了呢?

——国内高能物理理论水平也次,然后基本也不出产技术,就别来抢饭了!

“娘诶,上辈子差点饿死是不是因为我算是个搞高能的啊。”王崎突然念及自己上辈子:“当时高能也就指着‘可控核聚变’这个方向了?难不成我上辈子算是政审不过关吗?”

但话说回来,在无灵气宇宙,没有超导,仿星器、托卡马克这类可控核聚变也无从谈起。

超导也是凝聚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