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56遗迹内的信息(1 / 3)

用祁晴的眼光看,这座城市规划清晰,道路纵横棋盘一样方正,不过很多非石材的构件已经腐朽,目前留下来的以石材为主。

水中浸泡万年岁月,的确许多东西早已经连痕迹都寻不到了,若不是有那条人造的大鱼游弋其中,若非那团透明的漩涡居然可以操控,很难想象这里真实的文明程度,乍一看更像是地面上一些无法解读的巨石遗迹。

主流学派往往给巨石遗迹冠以什么神庙祭祀的用途,又或者说那些石头是天文观象台,有的还说那种高大的建筑物是帝王的陵寝。

而祁晴想的是,现代那些造型夸张的建筑物,比如某飞机场、火车站,在万年之后玻璃和金属的构件、那些繁复的内部装潢都化为尘土之时,只剩下高大坚固非人尺度的混凝土大跨构件,会不会也被认为是什么祭祀的神庙?

在这样的巨石建筑物上,很难保留下来什么文字图画,甚至色彩也基本上无法维持了,毕竟当初修建的时候,外边会包裹各种美观精巧的材料,谁会闲的没事在那种巨大的结构上刻字留念呢。

这也是巨石文明一直没办法更深入研究的原因,后人们看到的已经不是它本来的样子,其上原本附着的各种装饰早就消失于岁月长河之中。

那些很早就知道宇宙知识、了解人体结构的文明怎么可能没有文字史料,恐怕前一代文明的记载方式早就“无纸化”,存储在了某种现代文明无法解读的材质之中。

眼前沉没在水中万年的城市遗迹也是这样,除了那条大鱼能够被破译后的程序控制,城市中其他巨大的构件都暂时没有办法沟通,被海中的植物和动物骨骸覆盖着,早已面目全非。

它们更像是这座城市的骨架残骸,“筋肉”和“灵魂”都已经被过于久远的时间消弭。

两位科研人员全部心神都铺在了各种科研仪器的数据上,莫寻和祁晴则换好了潜水的服装,通过了气闸舱,离开了设备,游向城市中心。

那条黑色的大鱼看到他们主动过来,就如同一条真鱼一样摇头摆尾表露出欢喜的姿态。莫寻手里拿着那枚珠子,以特殊的光照射之后,在海水中竟然投影出了一片斑斓的光斑。

仔细看,这些光斑像投影在幕布上的键盘,只不过键盘的布局模式与现代电脑用的不同,都是一些古怪的符号。

莫寻的手在这些投影出的键盘上点了点,黑色大鱼就像是那团透明的漩涡一样,听话地变成了坐骑。

没错,莫寻拉着祁晴坐上了黑色大鱼的脊背,有了大鱼代步,两人在水中的行进速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