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章 令人羡慕的伙食标准(1 / 4)

司徒宇想了想,解释道“您不用担心,我们对于乡亲们没有什么恶意”。

“只是我们要建造军营,所以到时候需要招募一些工人,所以想要看一看村子里大概有多少人可以帮忙”。

“放心,我们会发放报酬的,这不是徭役”。

“还有我们打算在村子建造一座工厂,到时候也要招募一些工人,了解这些情况到时候好安排具体的招募工作”。

原本有些紧张的村长听到要建设工厂时都惊呆了。

接着便问道“司徒长官,您,您说的是真的啊?”。

“要在我们武安村建造工厂?”。

不怪村长这么激动。

他是知道当工人收入有多高的。

他们在地里忙活一年到头最多也就是有个十几个银币收入。

要是不卖粮食,哪怕是因为这里三不管,没有人来收税。

连温饱都很难解决。

但是那些去城里进工厂打工的工人,每个月就有三四个银币的收入,一年就有三四十个银币。

收入是他们的两倍。

这还是普通的,要是有点技术,每个月就有十几个银币的收入,一年就有一百多个银币。

收入是他们的十倍。

在大隋,对于没有文化的百姓而言,当工人就是最好的一个出路了。

可是大隋的工业本就很差,工厂很少,更别说在太行山这种三不管地带了。

根本就不可能有工厂。

尽管那些大城市的工厂工人会埋怨工厂环境差。

但他们很少会离开工厂。

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那里已经是收入最高的地方了。

所以村长在听到司徒宇说要在武安村建造一座工厂的时候,非常激动。

司徒宇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没错,所以我要先了解武安村的具体情况,毕竟我们不可能将村子里的人都招募当工人,地还是要有人种的”。

武安村的地相比其他地方属于非常多的了,足足有五千多亩。

人均耕地就有三亩多。

要知道,现在大隋的人口有接近亿。

耕地却只有亿亩左右。

其中地主就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普通的农民有自己耕地的很少。

武安村倒是没有地主。

所以村子里的村民每家都有自己的耕地。

可是因为这些年土匪几乎每年都会光顾,所以武安村实际山也一直处于饿不死的境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