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七章 发行大钱(1 / 2)

看着朱元璋,朱标,田兴缓缓道:“现在的最好办法,便是发行大钱。”

“发行大钱?”

“是的,用更好的铜,铸大钱!一枚钱原本是一文,但铸出的大钱,可以铸上当五文,当十文,当二十文的字样!最高不要超过这个数值了,否则百姓会很难接受。以咱们大明少的可怜的铸钱量,早就该适当发行大钱。毕竟朝廷不能把江南的粮食运到西北,民间缺钱,为了扩充财政也好,满足民间的交易方便也罢,早就该铸大钱了。兄长千万要记得,大钱也不能滥发,这也是朝廷和官府的信用,所以一年发行量,不能超过三百万贯,但这也是有效的补充了。另外,为了使百姓信任,大钱也可以用来交纳赋税,抵粮,抵徭役,不然的话,怕是推行很难!”

田兴说完,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已经陷入沉思。

对他们来说,这种精细的财政上的操作,他们自己没有考虑,也没有臣下提醒。

还真没办法,明初太缺人才。

唐宋时的人才储备,到北宋被灭文官的传承储备就被打断了。

有句话,北宋缺将,南宋缺相。

连南宋都没有顶尖的文官和财赋专家,对抗蒙元,其实不是军事上的失败,是南宋的财政破产,这才撑不下去。

明初……连南宋的体系都不如,最高层的朱元璋到淮西集团是一群造反的泥腿子。

李善长,刘伯温,也就是相对出挑的军政人才。

财赋人才……零。

这也是大明的财赋体系极为糟糕的原因所在。

可以说,华夏自有文明,自有王朝,就没有哪一朝在理财上有大明这么糟糕的存在。

发行大钱,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

但大明这边从未想到过。

田兴此时,提出来的铸钱之法,对老朱父子来说,完全就是打开了新世界。

这种全新的思路,此前从未有人和老朱提起过!

此时此刻……

老朱的两只眼眸是亮的吓人!

虽然还没有和户部官员商量,也不知道宋朝曾发行大钱。

但老朱潜意识里觉得,田兴这主意靠谱!

只要不滥发,一年多三百万贯活钱,大明的财政就活过来了!

这三百万贯钱,足够南北两场战事的开销了!

毕竟征发徭役不要钱,还有存粮充足!

大明缺的是活钱,有田兴的发行大钱的办法,活钱也是有了。

这样日积月累,凭朱元璋的俭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