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九十一章(1 / 6)

“号外号外,大总统自欧洲载誉而归,于抵达上海时进行演讲,上海各界热烈响应…”

“………总统宣称,要不惜一切代价,降低‘西班牙流感’在国内的传播速度,减少病患死亡数字,确保国民安全,并呼吁全国民众遵循卫生部颁发之卫生守则,确保自身及家人之安全…”

“………西方媒体质问政府出兵乌拉尔、哈萨克等省之行为,总统回应称上述地区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政府出兵之举措没有任何问题…”

在经过了多年的建设之后,如今的北京已经焕然一新。尤其是在老北京的城墙外,那座新建的新城市。在城市建设部的规划之下,整个城市显得非常的‘新’,确切的讲是充满了现代感。

整齐的建筑伫立在地面上,行人要么行走在人行道上,要么就是骑着自行车。剩下的则多是乘坐着公交和有轨电车,尤其是那些有轨电车,几乎每一列都挤满了人,交通部门甚至都曾经考虑过,要不要进行招标,弄一个双层的有轨列车出来,好多装载一些乘客,减少交通上的压力——————也不奇怪,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本来就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尤其是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后,在老北京城的外面又多了一座新城,北京的人口也比过去激增了不少。

而此时此刻,在新旧城区的街道上,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挥舞着手里的报纸。不停的叫卖着。

自从国社政府推行了义务教育之后,基本上只要是年龄达到标准的孩子,便全部都被送入了学校里面。每到上学的时候。城市内的路面上便看不到一个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

理所当然的,那些报童也包含在了其中…

于是很快的,报童这么一个历史性的角色便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年纪稍微较大一些的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少年…

这些基本上都是因为年纪过大,已经无法入学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教育是要从小抓起的,若是放松了限制。那最后恐怕就没个头了,到最后岂不是20多岁,却没有机会读书的少年也要被送进学校去?

总而言之。不管怎么说,如今报童已经基本上在中国的街道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这些报‘少年’。另一方面,尽管这些少年的薪水要比原来的报童高上一些。可是声音明显也要大上一些。再加上体力等其他各个方面,所以雇佣这些人,和原来雇佣报童的时候相比到也没多少区别。

面对着这一条条的新闻,相当一部分的行人都选择从报‘童’的手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