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七十章 苏州大案,因果循环?(3 / 5)

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担心那位私自偷偷来见小姐的那位公子蓄意报复,就装作没看见,但是偏偏事情就是他想躲,却躲不掉。

那天夜里,那位女子的家里无意得知了这件事儿,带着家丁仆役一众人来堵人,立誓要将那个女干夫打死了事。

事发后,他见状不妙就想逃走,但是那个姑娘却一口咬定自己要见的人就是自己,而那个真正与那位姑娘见面的男人却装成了路人。

那种情况之下,他自然不会认了,尽管他竭力否认,但是那个员外可不管那些,盛怒之下就纵看豪奴差点没把自己打死,而一旁的那位公子却站在一旁看热闹,就像是一个局外人。

在后来他才知道,那位公子不是别人,正是姑苏一位富商家的嫡系公子,家财万贯,当时表明身份后,那名员外却登时变了一副嘴脸,就差没倒贴上去,要多狗腿就多么狗腿。

这件事儿可以说是他这人生中对他影晌最大的一件事儿了,从那件事儿之后,林如止就开始对权势富贵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原来那就是有权有钱的样子。

并且他也将那两方人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女方家姓张,男方家姓王,之后他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年,这才缓过来,那段日子,对林如止来说可以说是刻骨铭心。

邻里邻居的闲言碎语少不了,说什么私通,浸猪什么难听的话,自己的母亲出门也被人说道,甚至有时候还会被人扔东西。

看着母亲失望的目光,他无言以对,因为解释的话他早就说完了,但是证据确凿,他的话太苍白了。

在那之后,林如止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并且在身体恢复之后刻苦攻读,不分白昼,他的母亲倍感欣慰,可当她去关心一下自己儿子的时候,迎接她的只是一句「谢谢~」

母子的关系非常的冷淡,最后在她郁郁而结临终前,都没有等到林如止的一句辛苦了,丧礼上林如止一声没哭,当时来吊唁的人也不多,零星的两三个。

最后林如止将自己母亲的一些首饰发卖了,弄了一口棺材,便将她入土为安了。

后来林如海去扬州做官,苏州的宅子需要有人帮忙照看,当时林如海做的是巡盐御史,在江南的人都知道,那是个得罪人的伙计,因为盐运之事,一直都只甄家在把持,

所以大多数的族人不想与林如海扯上关系,选来选去,就选到了他的身上,因为那些能干的知道内幕的,不想趟这一趟浑水,太小的又不顶用,当年他十七岁,恰好到了可以管事儿的年纪。林如海见他稳重,又刻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