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节 铭刻之中的过往时光(1 / 4)

2013.08.16.1405

·

拥有了记忆,便认知了时间。

如果说对于时间的认知源自什么的话,绝大多数生物都会选择“记忆的先后顺序”这个答案的吧?如果仅仅是认知到“时间”的存在而不需要更进一步的话,那是就连非智慧生物也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而这种现象,便是源自于记忆的先后顺序了——特别是那些有规律地周期性变化,更是往往被视为衡量时间流逝的标准。

因此,时间是一种任何能够回溯自己记忆的生物都能够体会的概念,在这方面,它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只是,就和这片区域中所有可能拥有着回溯记忆能力的个体一样,它并没有一个可以稳定衡量时间的标准。

因为,这里没有稳定的周期性变化!

静止的物体自然不用说,而运动中的物体,它曾经试图过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来,但是,全部失败了,周围环境的成分,游动时的阻力,环境的剧烈震动,食物的细微震动……它尝试了很多信息,最为靠谱的一种便是食物的细微震动了。

那是一种微小地几不可察的震动,但如果将其紧贴在那种随处可见的细丝状连接上,却可以较为明显地感觉出来。当时,它觉得那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有那么一段时间,它的注意力基本都用在了尝试这种感觉之上。

很快地,它便发现那种震动并不是只有食物微粒才能发出的,其他的物质,甚至自己体内的物质,同样会有这样的震动发生,不过,他们之间的快慢并不一样。它还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形态改变之后,其震动也会产生细微的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很小,但它依然能够较为准确地感觉得到。而当时间流逝,那微小的偏差便会增加到一个相当明显的地步,更为不妙的是,这段时间似乎并不需要很长——至少,与自己的记忆相比,也仅仅是一瞬间罢了。

当然,也总有一些例外的,比如一种有着棱角的坚硬地小颗粒。虽然,如果它们的棱角数量发生了改变,震动的感觉也会不一样,但至少,当其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通过不同的颗粒的震动所换算出来的时间流逝是完全一样的,这个同步保持了相当的一段时间,虽然和自己的记忆相比依旧只是短短地一瞬间,但却比之前的那次长了数百倍。

在这个时间尺度上,它相信它们的稳定是可信的。

它建造了一个密布着细丝状连接的区域,在那里数个类似却不同的棱角状颗粒被细丝们牢牢地束缚于其中,同时感知着对方的震动。利用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