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16章 借鸡生蛋(1 / 4)

产业园是肯定要建的。

别看现在生意红火赚了不少钱,实际上都是瞎凑活。

城市的规划布局也无法适应将来的发展,外迁,搬到一个专门的区域,那是必然选择。

投资额度,暂时就那么一说,听起来似乎很多,但其实不一定够。

因为一个高标准的科技产业园其实很花钱,往后二十多年,都是几十上百亿的砸。

而除了产业园,配套的员工福利,比如房子,比如食堂,也都要赶紧搞起来。

可以的话再投资修个好点的酒店,那才是一个大企业应有的格局,世界上但凡拿得出手的企业,都不会在这些地方省钱,反而都是精益求精。

相比之下,国内那些所谓的企业家,真的,资本家看了都流泪。

剩下就没什么了。

尽管想做的要做的还有很多,但那都是后面的事情,不急于一时。

正好又有电话进来,市里那些个老总约饭,便带着徐玥一起去参加。

转天五月八号,周三。

这天没什么大事,就是一些日常事物,市里也还在讨论,没有结果反馈。

到五月九号星期四,谭兵带队归来。

“怎么样,有没有把握?”

流片周期是很长的,短则三月,长要半年,且中间过程无法干预。

是以队伍不用一直在那边盯着,见识过了,该有的认知都有了,谭兵便把人带了回来。

为此,江辰很是出了点血,把海南和香江搞的一些海产,酒,交给食堂特意安排了一桌,接风洗尘。

谭兵笑着说道:“百分之九十以上吧,毕竟不是什么新技术,有实物参考,把握还是很大的。

时间上,那边说三个月就行了,主要是技术要求不高,用不上特别高端的工艺。”

直白了说,就是很普通的东西,比银行卡IC电话卡高级不到哪去。

要不是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功能上的改动,那么可能都不需要重新设计流片,直接下单做就行了。

而工艺上,现阶段的芯片水准都没到纳米级,还在微米时代。

这一块,国内跟国外是有差距,但还没那么大。

听谭兵详细说了此行见闻,又描述了一下国内芯片设计制造现状,江辰点头,端起酒杯:“来,喝一个,辛苦了,饭后回去休息,工作上的事,明天再说。”

“谢谢江总。”

“江总,敬您一杯。”

“……”

气氛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