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一章 谢珊的困境(3 / 4)

谢建明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表面上既安抚了女儿的情绪,实际上,又让潜在的联姻伙伴有了发挥的空间。虽然他在心里其实是盼望着女儿能赢下对赌,但他也明白,如今谢氏的困境,错过了王氏这颗大树,只会赢来更多的恶狼。

所以,在“雨声科技”初期成立的管理层中,一共五人,除了谢珊和两名独立董事之外,其余两人都是王氏集团的人,分别任职为公司的COO、CTO。公司成立之后,几人各施其职,很快完善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在谢建明的暗中支持下,谢珊在郊区租赁了一个工厂,购买了必要的一些机器设备,招揽了成本低廉的工人。经过了两个月的试产之后,雨声科技的整个供应体系算是初步搭建了起来,6月开始了量产。

6月,大米8的出货量达到了1,000台,这对于一个新公司来说,算是一个非常好的业绩。按照每台不含税900元的出货给大米公司的价格,雨声科技在6月取得了90万元的营收,这也让谢珊信心大增。然而接下来的几个月,雨声科技的出货量却慢慢的开始下滑,从9月的800台左右,下降到了12月的500台,按照这样的一个出货量,显然,到明年四月,是无法完成自己与父亲1,000万营收的对赌。

看着眼前的经营报告,谢珊敲着桌子,问道,“这个月,大米八的出货量再创新低,500台!蒋总,你作为公司COO,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蒋凡思考了一会,平静道,“这个问题,谢总这是第三次问了,我也第三次告诉您,根据大米那边的反馈,华奋、蓉信这两家蓉城的友商,最近的ODM报价已经又比11月下降了10%!达到了820元!那么在同样的工艺下,大米那边选择对方,压缩雨声的出货量,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降价?有谁能告诉我,华奋和蓉信为什么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价?”谢珊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怒火,问道。

“两个原因。”另一位“王氏集团”的“代表”CTO朱向文说道,“第一种可能,华奋和蓉信在不计成本的想做垮雨声,利用短期的亏损来搞垮竞争对手,他们在蓉城这个市场深耕多年,能够经受的起亏损,不像雨声,缺乏底蕴。第二种可能,对方确实还没有达到成本的临界点,依然具备降价空间。”

“那我们呢?”谢珊看着朱向文道,“我们的制造环节和工艺流程,还能改进吗?”

朱向文摇了摇头,“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要改进的话,势必会加大投入,而且很难在短期之内见效。”他一副欲言又止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