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23章 火控雷达系统(3 / 4)

第一只电子管的诞生,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了电子时代。

同年侯斯美尔发明电动镜,是利用无线电波回声探测的装置,可防止海上船舶相撞。

1906年德弗瑞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放大信号的主动电子元件。

这些发明都给雷达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张山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丁泽宇之的小组之后,丁泽宇结合张山长提供的资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制造出了雷达。

雷达出来之后,火控系统也相应诞生了。

华山号上的火控系统是参照二战后期美国战舰的Mk8火控系统仿制的,其中的一些电子元件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功能上已经达到二战时的水平。

虽然这套火控系统只是实验室产品,但是张山长已经很满意了,有了这套东西,华山号起码抵得上四五艘日本战列舰!

如果泰山号和即将回国的另外两艘战列舰也装备火控雷达系统的话,嘿嘿!小日本,就有你瞧的了。

就是用这四艘战列舰拼掉日本海军的十三艘战列舰,张山长也愿意。

张山长于是问丁泽宇,能不能在一两个月内制造四套火控雷达系统出来?

丁泽宇思考了一下,道:“我尽量试试!“

丁泽宇在德国多年,沾染上了德国人严谨的作风,他既然说尽量试试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去做。

张山长又转对华山号的舰长林永漠吩咐道:“林舰长,我已经把这世界上最好的军舰、打得最准的火炮交到你手里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林永漠立正道:“请总长放心,我们海军不会让国家和人民失望!”

张山长点点头,“装备安装好后,要尽快掌握它,尽快形成战斗力,抓紧训练,再好的装备也要靠人来控制,关键的时候还要靠人。”

林永漠连连称是。

不过原来军舰上的德国人却要想个法子好好安排,不能够让他们再上华山号了,雷达的事不能让德国人知道,最好全部打发他们回到青岛的德国人海军基地去,这个要和德国人仔细商量一下,不要让德国人认为张山长敲了钟就不要和尚。

两个星期之后,另外两艘战列舰在德国海军的护送之下,到达烟台,张山长把它分别命名为“华山”号,“黄山”号。

“华山”号,“黄山”号和泰山号华山号都是同一级别的战列舰,在德国称为奥斯特弗里兰级战列舰,张山长为了这四艘战列舰,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1912年5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