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章 三百年怪圈(1 / 2)

杨云走上讲台,开始说道:“今日宣讲的是大明国运,在此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谁能知道过去历朝历代国运多少年?”

教室里坐着的全是大明皇子和大臣,自然不少学识渊博的儒生。

马上有人站出来说道:“夏朝470年,商朝554年,西周210年……南宋152年,元朝92年!”

对于有人能精准回答,杨云只是认为镇上来的教书先生常年教书,估计也熟悉历史。

杨云继续问道:“从秦朝统一六国,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后面有哪个王朝超过三百年?”

此话一出。

那些皇子和大臣,也暗自计算下来,没一会,全都惊讶起来。

居然没一个王朝超过三百年。

朱标道:“杨先生,没有一个。”

杨云点点头,问道:“谁能说一说,为何过去历朝历代没一个王朝国运超过三百年?”

明初大儒宋濂自觉熟读历史,也精通儒家学说,于是站起来侃侃而谈。

“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历朝历代到了后期,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吏治败坏,民不聊生,自然也就无数农民揭竿而起,这些道理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这话明显有些嘲讽杨云,这点道理都不懂。

其实,他们对杨云的观点虽然有些惊讶,可是如此年轻后生,居然敢在文臣武将面前谈论兴亡之道,这就有些关公面前舞大刀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明显很赞同宋濂的论点。

就连朱元璋也觉得朝代兴亡的原因,也并不复杂,跟宋濂概括的要点基本一致。

可是杨云淡淡一笑道:“是吗?为什么三百年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呢?”

“难道每个朝代到了三百年,就一定昏庸无能,那时候一定会出现大奸臣?其他时间就不出现吗?”

此话一出!

大家顿时吃了一惊,议论纷纷,可是却无人能回答。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三百年呢?

王朝到了三百年,皇帝就一定昏庸无能吗?

其实,他们中间不少大儒,自然也阅读无数文史典籍,也知道末代王朝未必皇帝昏庸,只是无能为力而已。

他们也被后代王朝抹黑。

而且,奸臣也未必要等到王朝末年出现,一直都有。

就算是开国皇帝,周围也存在一些奸臣。

至于民不聊生,其实每次干旱洪涝,都会出现无数流民,他们未必都揭竿而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