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一章 十年之约!(1 / 3)

两个箱子砰的一声就放在了地上。

朱元璋一脸懵的看着箱子里的土豆和玉米。

“栩儿,这是何物啊?”

“父皇,这圆圆的玩意叫土豆,可以当主粮,亩产量两千到三千斤,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储存三个月,另一个箱子里面装的叫玉米,也可以当主粮,亩产量一千到两千斤,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储存大半年。”

朱栩淡淡的道。

闻言,众人一片哗然。

朱元璋浑身一震,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这,这土豆,还有这玉米,亩产量真能达到几千斤?!”

朱元璋的声音都已经走调了。

大明此时粮食的亩产量,不过两三百斤罢了。

这还是在江南水乡最肥沃之地!

亩产量两三千斤的粮食,这可是大明亩产量的整整十倍啊!

“父皇,儿臣怎么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说假话呢,另外这土豆三个月就可成熟。”

“这玉米成熟的时间可能要久一点,那也只比土豆晚上一两个月而已。”

“你若不信,等上几个月就能明白儿臣所言非虚了。”

朱栩随即一脸正色,便朝着李善长道:“韩国公,本王回京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广新粮,本王要让大明的天下再无饥民!!”

闻言,李善长的嘴唇微微蠕动,心情立刻复杂了起来。

他在乱世中摸爬滚打,从底层爬到国公位置,也是经历过许多苦难的。

饿肚子。

他也是亲身体会过的!

朱栩要推广亩产量两三千斤的粮食。

他实在是说不出半点反对的话!

“父皇,除了推广新粮外,儿臣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修房!”

“儿臣知道一种材料,可将房子修的硬若石,能抗数十年风雨磨砺!”

“用此物来修房,可大庇天下百姓!使百姓不受寒暑之苦!”

“儿臣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广设医馆,使百姓不苦于疫病!!”

“儿臣要做的第四件事,是大造工坊,让大明的军队都能拥有最好的武器,能坐上最好的战船!让大明的军人能够去海外夺取大量的资源,奴隶,让百姓不再苦于税收和徭役!!”

“儿臣只要做好了这四件事,儿臣就定会去北方!”

闻言,朱元璋双眼顿时一亮。

好儿子啊!

真的是好儿子!!

朱栩所说的每一件事,都系于百姓,而只要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